每晚九点,伴你入眠
点击题目下方蓝
字关注
七言先生
那些消失在朋友圈里的中年男人
文|秋日么么茶
出处|秋日么么茶(ID:lovemmtea)
01
很久没有卢克的消息了。打开他的朋友圈,最新的一条还停留在年初,是转发的新闻链接。
他并没有设置“仅三天可见”,就是单纯的空白,什么也没有。
发信息问他近况,他很快回复,最近很好,只是没发朋友圈而已,而且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发。
卢克人到中年,最怕麻烦。
发朋友圈本来是一个私密的举动,可以谈谈心情,发发牢骚,装装13。
但中国式社交让你的好友里充满了领导,下属,同事,工作伙伴,这些人有的决定着你的升迁加薪,有的靠你提携为你卖命,有的只是点头之交,某个场合认识了,出于礼貌加个微信,互致问候以后再无交流,成为好友列表里的僵尸。
这样的朋友圈生态,让中年男人没法生存。
发自拍?显然不合适,太不自重。一张从未做过面膜的脸,也好意思学人家小姑娘比剪刀手?就算用了美图把皱纹磨平,眼神里透出的疲惫是无法掩盖的。
发孩子?估计是想赞想疯了,才使出晒子女这一招。孩子的才艺表演,成全了家长的虚荣内心,朋友们蜂拥而至的点赞固然令人鼓舞,但一个爸爸总是像妈妈一样叨逼叨自家孩子,总会令部分友人觉得不大气。
发旅游?是东南亚还是美澳欧?等于把自己的行踪昭告天下,而且并没有什么值得晒的。朋友圈里个个都是老江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炫耀,人家早就一眼识破,顺带在心里鄙视:装什么装!
发观点?
小孩子才到处叫喊,中年男只会克制。
大家都是成年人,好好隐藏自己才是正经事。难道还要像小年轻一样争得面红耳赤说服别人?别幼稚了。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做好自己已经够难了。
朋友圈里杠精多,本来只是简单地发个照片,但你在发之前,永远都不知道发了以后会收到怎样的评论和diss。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薛定谔的朋友圈。
当然,微信已经给了内心戏丰富的人们一道闸门:分组可见。
但中年男人对此是无视的。发朋友圈只要一分钟,可面对着好友列表里面那一千来个人,把谁放到私密分享里?自己又该对谁展示一个精心修饰过的自己,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得对另外一部分人关闭,免得屏幕那头的他们鄙夷地发笑?
挑来挑去,累,太麻烦。只好作罢。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事情上?
索性不发,一了百了。
02
如果一直关注热点,会以为中年男人都是油腻中年渣。
他们在单位里霸占着中层的位子,没什么业绩就知道媚上欺下。每天盘着黄花梨手串,微信群里转发着各种耸人听闻的政治传言,聚会时大谈老掉牙的人生哲理,姑娘表示崇拜后就找机会偷捏人家小手。
可现实中的大部分中年男人哪有那么猥琐!
他们踏踏实实上班,工资老老实实上缴,穿着一百多元的优衣库,用着老婆淘汰下来的iPhone,对财务小姑娘说的话从来都只是你好,为什么报销还没到账之类,最多在地铁里偷瞄一眼站在旁边热裤下露出的长腿。
这样一个中年男人,最大的特点是,
沉默。
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咋咋呼呼,阅尽千帆之后,渐渐懂得了沉默的力量。
这种力量支撑着他们度过中年人筋疲力尽的生活岁月,因为表达的再多,最后还是得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单位里的小年轻咄咄逼人,他们便宜,有进取心,无所畏惧,上头给个方向就嗷嗷叫地往前冲,时刻准备着把这帮中年男人取而代之。
领导看自己也越来越不顺眼,总认为你霸占着中层的位子却没什么突出的表现,于是明里暗里地羞辱你,因为他知道你能承受这一切,反正你有房贷有车贷有孩子,不敢随便拍桌子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