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普法
“中国普法”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法治特色、清新表达为宗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原创性、互动性、服务性相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增加法治“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普法

吃了“聪明药”变学霸?高考临近,多地警方提醒……

中国普法  · 公众号  ·  · 2024-05-31 2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日,福建福州、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地公安相继发布提醒,中、高考临近,家长和考生应警惕“聪明药”。



据“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介绍,所谓的“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具有 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 等特性。部分人群宣传这些药品能够“提高记忆力”“提高成绩”。


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要成分苯丙胺被列入 一类精神管制药品 ,而莫达非尼在2023年9月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 第二类精神药品 。此类药物的共性在于兴奋大脑或帮助集中注意力。


依照我国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 就是吸毒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禁毒”


另据微信公众号“崇明检察”消息,所谓的“聪明药”,不仅 不会让人变聪明, 相反,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等。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成瘾性。


成瘾性不会因为停药而立即停止,反而症状可能持续加重,服用者无法摆脱药物, 一旦停药就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比如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走上吸毒道路。



早在2019年,曾有媒体报道过相关事件——广州一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李明(化名)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其母亲发现后,十分着急,找来了一种“聪明药”让儿子服用。


高考过后, 李明本以为不用再吃“聪明药”,却发现自己已经对这种药产生依赖。 一旦不吃药,就会情绪不稳、贪睡、爱发脾气,忍耐了两周之后,他决定瞒着家人, 自己上网买药。 不料,才服用了两个月,李明性情大变。原本性格温和的他突然打伤了同学。李明的母亲推测这些不寻常的举动可能跟“聪明药”大有关系,于是带着他跑了几家医院,最后确诊李明患上了苯丙胺药物依赖, 他所网购的“聪明药”其实是摇头丸。


江苏警方提醒, 中高考等重要考试前,都是“聪明药”骗局的高发时期。 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刻意夸大“聪明药”的“神奇”效果,却淡化其相当于毒品的危害。


考试当前

保持健康的饮食

合理的作息最重要

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




往期荐读

情侣生下男婴以5万余元卖出,买家“退货”途中被民警抓获

“0元购车”,真的来了?

92号冒充95号、随意设置“偷油”比例……加油站“偷油黑幕”曝光!

我的“百万网红”男友又让我点外卖……

李铁:“铁子”是如何生锈的

离婚冷静期男子持刀闯妻子家被反杀,如何认定?

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平安无锡”“合肥警方”“平安福州”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瀚罡

审核:路双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THLDL领导力  ·  高质量人生要学会的12件事
8 年前
中国新闻周刊  ·  太惨了,他过上了完美的一生
7 年前
方远读书  ·  【一言】
7 年前
无忧英语  ·  【Nelli晚读】what time is it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