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去了佩斯北京,他们那新开了一个teamLab创作的“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展览。在他们布展的时候,我的一些在798工作的朋友就已经先体验过了。从他们发的朋友圈来看,展览从视觉上说很好看。甚至可以说,哪怕不去看展览,只是看他们的朋友圈也会想去亲自看一看。
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2017,装置,(在某人的朋友圈上的截图)
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了。佩斯这个展览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展,去年年底在多伦多安大略博物馆展出的Chihuli玻璃艺术展。现在搜索和那个展览有关的信息,看到的也是五彩斑斓的作品。可是,当我真正走进展厅,看到它们的时候,会让我觉得,其实还好。好看归好看,养眼归养眼,不过怎么感觉没有满足我在朋友圈中看到照片时的那种期待呢?
戴尔·奇胡利,漂流物与插花船,2012,玻璃
这种感觉在最近几年,尤其是随着Instagram、推特、微信朋友圈等等日益丰富之后,感受更为强烈。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通俗的、好看的、且极其适合“拍照分享”的艺术品。
洛伦佐·奎因,支撑,2017,雕塑装置,威尼斯
这是洛伦佐·奎因的一件雕塑装置,支撑着威尼斯的一双手。这双手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引爆了海外的“朋友圈”。凡路过者无不拍照留念。作品的意味也非常清晰:威尼斯饱受全球变暖之苦,常常水漫金山,且在未来有彻底变成亚特兰蒂斯的可能。奎因用一双大手支撑住威尼斯,以呼吁人们对气候问题和威尼斯的关注。
作为一件提供给威尼斯城市的公共艺术,这件作品虽然立意一般,但是在实现形式上比咱们的“和平鸽”什么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件作品立意正能量,表达清晰,看起来还酷,在网上热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奎因在Instagram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类作品的走红,也让我产生一种或许是杯弓蛇影的焦虑:在这个移动互联蓬勃发展的当下,会不会有一天,只有那些能够引爆朋友圈的作品,才能获得关注?
即使很多人告诉我们说:在艺术品面前的观看体验要比在网上看图的效果好,但受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们毕竟没法天天漂洋过海地去看艺术。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拍照政策放宽,所以我们能够从网络上看到作品的机会,要比哪怕五年前都大大增多了不少。
如果说人们接触到作品的媒介是朋友圈,而不是肉眼看到的原作本身的话,这就意味着,朋友圈,已经几乎成为了和布面、青铜、相纸一样的一种媒介。就好比现在的行为艺术——拿宋冬的作品《宋冬在此面壁》来说——在媒介一栏上不会写“人、枕头、床、书法和墙壁以及印度的树”,而是会写“摄影”一样。
宋冬,宋冬在此面壁,1999,行为艺术,摄影
或许,有一天,艺术家亲笔画的画,亲手做的雕塑,会变成艺术家的行为的一部分,这部分是否如同博物馆中的画作一样永生,变得无关紧要——因为,艺术家创作之初,就是为了“作品要在朋友圈里好看”而非“在现场观众肉眼中好看”而创作的——其赖以生存的载体,甚至不再是相纸,不再是电脑里的tif图片,而是互联网上游走在朋友圈中的图片。毕竟,在这个连阅读都被“刷”这个带有速度感的词代替的今天,如果不能出现在阅读的时间线上,纵使这件作品存在于某个离线的硬盘里,又有什么用呢?
或许,这一天已经来了?
理查德·普林斯,无题(肖像),2014,布面喷绘,照片原作:罗博·麦基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