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未解之谜
悬棺、鬼魂、外星人、秦始皇陵墓....你是否对这些充满疑惑?想探索UFO吗?想解开金字塔之谜吗?让我们分享全球奇闻趣事、超自然现象,求知天涯海角,见证大千世界!赶紧关注吧,这里的东西绝对震惊你!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未解之谜

往肚子里塞30CM塑料管的一群人,自称兔子!

未解之谜  · 公众号  ·  · 2020-01-22 14:00

正文

从2018年中下旬开始吧,每次吃完海底捞都会去厕所吐一下。


不是说海底捞食物有问题不好吃, 恰恰相反,就是因为太好吃了,所以每次都吃的特别多,导致胃撑到爆,不得不去抠吐缓解一下。


一是吐完之后,胃真的会舒服好多;

二是觉得,吐完之后,就不会胖了 ...


久而久之,无论是不是在海底捞吃饭,只要是吃多了,都不用手抠,只要站在马桶旁边就可以很流畅、自然、随意的吐出来... 这居然成为了一种可怕的技能。



为什么说可怕?


因为催吐的危害实在是太多了,随便搜索一下你就能了解到:


  1. 长期催吐会改变消化道的正常运行,损伤消化功能。
  2. 长期催吐会把胃酸通过食道流进牙齿,长期催吐会对牙齿造成腐蚀,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3. 长期催吐会损伤食道,轻则食道水肿,重则食道溃疡,出血,更甚者导致食道癌....


而且长期催吐还会让人的脸变大...


这个不良习惯已经快一年多了,现在也是,每当晚上吃多了都会去卫生间吐一会儿... 不吐就难受


但也在尽量克制,晚上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因为我不想脸变得越来越大...



虽然深知催吐的危害,但现在已经慢慢发展成习惯性呕吐了,想戒掉都难。


可有些人却为了美,为了身材,每天扣嗓子眼想方设法的让自己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去....



他们觉得, 无论吃多少,只要最后吐出去就不会发胖 可殊不知,用催吐换来的魔鬼身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广州一位22岁的女孩到医院就诊,说自己喝奶茶的时候不小心将吸管吞入食道 (其实一开始我是一脸懵B的)


医生立马安排了检查,可是显示结果连医生都惊呆了。


女孩口中说的奶茶吸管,居然是一根宽度1.9厘米,长30厘米的催吐管....



管子边缘参差不齐,直接顶着胃壁。


因为反复使用,多次弯折,上面还缠着胶带.....

“要么瘦,要么死!


是的,女孩对医生撒了谎。 这根本就是不是什么吸管,而是她日常催吐的设备


“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人生?


“只要瘦下来一切都好了”,


这种话也听了不止一次, 仿佛只要瘦下来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中世纪有的女人选择束腰,过于拼命导致给自己勒死, 现代社会也有女生为了减肥抽脂,打溶脂针,吃各种三无的减肥药...


然后就诞生了一个好像很安全也不会反弹减肥方法——催吐。


“如果把吃的东西吐出来,那什么都没有吸收,就不会胖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加入了催吐大军。


在催吐吧中,他们称自己为“兔子”。




点进贴吧,就能看到这样的简介: 只要还剩一把灰,我就能重新飞翔!

再就是 要么瘦,要么死” 这种视死如归的狠话。



你是sd还是用g”?
“我可以zr”。


这种外人看起来就像是火星文一样的缩写,在催吐吧中随处可见。


这是兔子们发明的“暗语”,用以抵制 “外来入侵者” 对他们过多的了解和窥探。


流行在该群体中的三种催吐方式为sd、g和zr:


即手动(sd)--用手扣喉引发恶心呕吐反应;
用管子(g)--用胃管对食物进行导流;
自然(zr)--不需要借助外力食物就可以自然流出 (不知不觉,已经达到zr的境界了



此类贴吧共有 5万多人关注! 500多万 的帖子,共同话题只有一个: 怎么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这里有教“兔子”们具体催吐方法的:将食指戳进喉头;边按肚子,边用手去拨小舌; 一般 人选择食物的标准是好不好吃,而 他们 的标准是好不好吐



由于手背和牙齿长期摩擦,留下这种疤痕,是他们辨认彼此的专属标记。



催吐次数多了,喉咙敏感度下降,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吐出来,这时就需要把整个拳头塞进嘴里才能刺激到喉咙。

有些人甚至连拳头刺激也吐不出来了,就 把50厘米,大拇指粗细的管子插进胃里

去某宝搜“催吐”,无数店家在卖这种管子,看得人不由得胃部一抽。



从买家评论里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催吐成功。




看着这些孩子炫耀自己催吐的效果如何如何好,真是替他们捏了把汗。


如果不是朋友及时提醒,也不知道我这吃多了就吐这个毛病,会慢慢的让身体垮掉。


很多人在网上写出了自己在催吐后身体出现了不适,想到就一阵后怕的经历。


比如拿东西都拿不起来,上楼都费劲



会昏倒




头晕目眩,身体无力,不听使唤。




急性肠胃炎



出血




有人曝光自己使用无良商家卖的管以后,导致食道刮伤撕裂。


(图源:网络)


在网上有一名“兔子”就说道, 进了这个坑的人,就希望别人不要进了。 但是他们却容易对此产生依赖性,难以戒掉这个习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