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综艺节目作为生活的“调味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交车、地铁里,捧着手机看《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的人随处可见,《我是歌手》每一期节目结束后都能引发热议,迅速占领微博热搜榜。
然而,曾经繁荣火爆的综艺节目,
如今的现状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
。热潮退却后,创新不足、制作粗糙等问题浮出水面,导致广告商不愿买单。今年,不少节目因为招商的问题延期或者取消录制,大热综艺市场陷入尴尬僵局。
今年年初,在没有任何品牌赞助的情况下,江苏卫视录制了一档名为《金曲捞》的节目。他们原本计划先录节目,再吸引客户中途进入。然而,录了三期之后,依然没有吸引到任何客户,只好暂停录制。
其实,
面临招商困境的综艺节目并不罕见
。据悉,今年,原计划由梁朝伟、王家卫参与的《灵魂摆渡人》因招商不利决定不做,东方卫视原定由《花少》前导演廖珂执导的《花样青春》、由吴彦祖领队的《花样老友记》等节目确定取消录制……
这种招商困境不仅体现在部分项目无法落地,还有更深层次的三方面表现:卫视之间的差别不断拉大、新节目竞争力不强、综N代开始显现颓势。
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一线卫视收视率较高,牢牢占据2016年收视率前四位。
2015年、2016年各省级卫视收视率
由于各大卫视之间收视率的差异,招商能力也各不相同。一线卫视拥有更好的广告资源,招商能力也强于二三线卫视,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
2016年电视台广告中标价前十名
2016年,湖南卫视包揽了中标价前三的项目。据腾讯娱乐报道,去年湖南卫视其他综艺节目的招商情况也相当可观。
2016湖南卫视部分综艺节目招商情况 来源:腾讯娱乐
而同属一线卫视的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相比,招商能力已然逊色不少,其重点节目《急速前行》报价才1.5亿,浙江卫视除了《奔跑吧兄弟4》得到5亿的独家冠名费外,重点季播节目《挑战者联盟》和《24小时》也只有1.6亿和1.5亿元。至于二、三线卫视,对于招商数据都不愿透露,可想而知并不理想。
投资商不仅青睐热门卫视,综N代也成为他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2016年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
来源:《2016腾讯娱乐白皮书》
从2016年各大卫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看,前十名排行榜上除了《王牌对王牌》、《喜剧总动员》外,充斥着清一色的综N代。《奔跑吧兄弟4》以平均收视率3.586的成绩排名第一,《中国新歌声》虽然是第一季节目,但其却由具有一定观众基础的《中国好声音》演化而来。
综N代不只是观众的最爱。从2017年几家卫视的招商情况看,
已经形成品牌价值的综N代也是广告商的宠儿
。
据相关报道,2017年,《中国新歌声2》拿到OPPO5亿的独家冠名费用,比去年整整增长了一亿;《极限挑战3》也拿到了4亿的独家冠名费用和1.6亿的赞助费用……
综N代有相对固定的观众人群,经历了市场的检验,因此易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制作单位也更愿意花大力气制作综N代节目,对新节目不敢冒险加大投入。
然而,虽然有综N代节目撑场面,但《
2016
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除了综二代节目收视普遍上涨外,
综N代节目收视率也正在呈下行趋势
。可以想象,若综N代节目收视率持续下跌,难免广告商不会“用脚投票”。
近两年王牌综N代节目收视表现
来源:《2016腾讯娱乐白皮书》
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叱咤荧屏的综艺节目沦落到如此境地?
近年火爆的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大都引自外国公司,《奔跑吧兄弟》引自韩国SBS电视台,《我是歌手》引自韩国MBC电视台,《中国好声音》引自荷兰Talpa公司……
虽然通过引入外国公司的成熟的制作模式,可以规避风险、更快获得成功,但是随着电视上“洋节目”的扎堆出现,观众对原创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青年报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9%的受访者指出
我国综艺节目一味照搬国外,没有新意
。
虽然制作单位也有心制造出一些差异,但他们很少作出实质性的改变。《中国好声音》到第五季的时候,虽然打着原创的旗号,改名为《中国新歌声》,但是赛制、导师阵容、节目风格都没有大的改变,只有几个细节处做了调整。多数网友表示,节目的改版换汤不换药,甚至有网友调侃道:“脱了马甲照样认识你。”
网友调侃
除了节目模式引自外国,导致综艺节目缺乏新意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内综艺节目
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引发收视狂潮后,国内各大卫视纷纷效仿,荧幕上充斥着《爸爸回来了》、《中国好歌曲》、《中国最强音》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多档综艺节目不仅内容、形式相差无几,嘉宾也出现同质化。
不少制作单位认为,大牌明星阵容不仅可以吸引粉丝观看,保证收视率,而且也容易得到客户的青睐,因此不惜砸下重金邀请明星。《爸爸去哪儿》节目总导演谢涤葵在接受专访时曾表示,通常投资一个亿的节目,大概有六七千万要花在明星身上。
部分明星综艺节目出场费统计表
来源:整理自媒体公开报道
明星自身携带的话题性和影响力及其粉丝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节目收获更高的收视率和知名度。然而,
花大价钱邀请明星严重挤压了节目组的制作费用,导致节目的品质无法保证。
过去几年综艺市场的火爆、有限明星资源的争夺,更加导致明星身价的水涨船高,使这一问题陷入了恶性循环。
自从综艺节目火爆发展以来,广电总局不断出台调控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指令,如“限娱令”、“限模令”等。
去年4月,广电总局出台“限娃令”使明星亲子类节目无法在电视上播出。而《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未上档时,已经完成了高达15亿元的招商总额,虽然最后该节目转战芒果TV播出及时止损,但还是让不少投资商捏了把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建议取缔一些明星化"娱乐性的吃喝玩乐"的真人秀节目,取缔脱离现实的无聊游戏节目。
因此,针对综艺节目的调控政策,
使投资综艺节目的不确定性上升,投资风险加大
,导致多数投资商采取观望态度。
总而言之,综艺节目招商难的困境是由节目缺乏新意、内容制作不精引起的收视率下滑,政策趋紧广告商不愿冒险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尽管一些综艺节目面临招商难的困境,但
仍有不少优质节目成功突围
。据悉,《奇葩说》第四季拿到了近4亿的招商金额,比第三季高了1亿之多,甚至超过了很多现象级电视综艺的招商总额。
《火星情报局》招商总额超2.5亿,加上第一季1.5亿的广告创收及其他衍生收入,该节目已经以一年两季的节奏揽金4亿。
虽然这两档节目都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比卫视综艺更加轻松自由,但小编认为,引起观众和广告商青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
它们的内容有趣,形式新颖,容易引起共鸣,并引发思考。
在这些节目中,广告的呈现也不失为一大亮点。他们专门为客户设计出别致诙谐的广告语,主持人和嘉宾自然巧妙地将广告语融入自己的观点当中,让观众出其不意又毫无违和感。
马东念广告词
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受到广泛的好评。两会期间,这些节目也被多位政协委员屡屡提及,得到的都是很正面的评价。这些节目的走红,说明
观众在看综艺节目时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娱乐,更希望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
。
可见,
综艺节目市场正逐渐回归理性。
投资人变得更加审慎,开始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是否传递了好的价值观,是否能带给观众持续的新鲜感,是否符合政策导向等等。
综艺节目陷入招商困境对制作单位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促使他们停下来反思节目的内容,对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综艺节目“遇冷”期,也许正是他们的转型升级期。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2016年腾讯娱乐白皮书》、新京报、领先传媒、新闻晨报、新浪娱乐、网易娱乐、文创资讯、北京商报、齐鲁晚报、一点资讯、影视产业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