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被誉为“商界奥斯卡”的第十届管理行动奖在上海揭晓,其中伊利国际化案例以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前瞻性、引领性与共赢性”获得了管理行动奖优秀奖。
管理行动奖是由著名管理杂志《商业评论》主办,其一直致力于将当今前沿的现代管理理念与中国商业管理界实践相结合找到典型案例及富有实战价值的解决方案。该奖项自2007年启动以来,对中国商界的管理理念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被称为“管理理论与企业行动相辅相成,互相推进、发展的双螺旋上升”。
本次伊利获奖案例即为先进管理理念和“国际化”的企业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伊利国际化案例主题为“创建全球合作平台 实现全球价值共享”。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潘刚认为,乳业互联之路,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对伊利而言,有形在于,我们看到乳业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在加速流动,伊利得以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无形在于,伊利“全球织网”的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完成,对全球乳业的影响力在日益增强。
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伊利开展了“全球织网”战略,构建了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三大体系,核心是用全球最优质的资源服务消费者。
更为管理行动奖评委会所称道的是伊利在“走出去”过程中创造的“共赢”、“品质”和“融入”三大原则。伊利始终坚持共赢原则,与当地伙伴构建利益共同体,例如伊利在新西兰的投资,聘用当地公司、当地员工,与当地牧场签订收奶协议,解决了大量当地人的就业,也把当地利益与伊利利益紧紧捆绑到了一起。二是始终坚持品质原则。伊利的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标准,是广泛收集参照国内外产品及原料标准,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和伊利自身对成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不仅对原料质量控制指标要求多,并且对每项指标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量值,很多方面高于当地标准。“苛刻”的质量标准,不仅赢得了市场,也提高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尊重。三是坚持融入原则。尊重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社区。比如伊利在新西兰的投资,始终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积极投身当地的社区活动,在当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当地青年积极参与乳业和中新文化交流的学习。这样,通过融入当地社区,获得了当地人的接受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