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de指南
taste=口味;taste=文艺鉴赏力。 饮食者,文化也。因此,“我们提出,将美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美食与爱,诚不可辜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这种鱼便宜又营养!尤其适合春天吃!8种养生搭 ... ·  15 小时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3日 ... ·  昨天  
郓城融媒体中心  ·  这种食物深受追捧!尽量少吃,不只糖多→ ·  2 天前  
郓城融媒体中心  ·  这种食物深受追捧!尽量少吃,不只糖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de指南

一颗荔枝三把火,怎么吃才不上火?

吃货de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5-09 10:43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15


荔枝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美味的程度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中就能看出来。连著名的“吃货诗人”苏东坡也赋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意思是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颗荔枝,甘愿做一个岭南人。


但是,别说三百颗了,民间有一种说法叫“ 一颗 荔枝三把火”,因为荔枝虽然美味,但是吃荔枝容易上火。那么荔枝到底应该怎么吃?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荔枝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湘力提醒大家,荔枝虽然甜美但是不能多吃,过量食用会 引起低血糖 ,市民朋友应该引起注意。


荔枝性平味甘 生津止渴


荔枝是夏季六月当季的佳果,一直以它的形美味香、甘甜多汁赢得南方人的喜爱。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建身)、治瘰疬、瘤赘”。


李湘力医生介绍,中医认为荔枝肉性平味甘,有补益肝脾、生津止渴、益智补脑的作用,干品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补品。


就连荔枝核也是一味药,其性味为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等症。此外,还具有生津、治烦渴、理气、止痛、益血、收涩的作用。


过量吃荔枝 导致低血糖


每到荔枝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吃多了荔枝后出现了“上火”的症状,咽喉发炎、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等,网上还有报道称小孩进食大量荔枝后出现发热、抽搐、昏迷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李湘力医生解释,“上火”、“荔枝病”都是荔枝中果糖惹的祸,荔枝中的甜味是由大量果糖提供的,果糖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如果食用大量荔枝,大量果糖就聚集在血管里面,从而出现转化酶“供不应求”状态,不能及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果糖刺激人体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再加上大量摄入荔枝,减少了其他食物摄入量,进一步减少葡萄糖供给,从而引发低血糖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脑病,出现恶心、汗出、乏力,继而引起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空腹不宜吃荔枝


荔枝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贫血、胃寒者。中医认为,阳虚体质、血虚体质的人适合补益,这类人群常常是面色苍白无华、唇甲淡白、喜暖怕寒、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女子伴随月经量少、色淡,大便稀溏等症。在夏季这类人群吃适量荔枝对身体是有益的。


不过,空腹人群,特别是空腹的儿童不宜食用荔枝。李湘力医生提醒,阴虚火旺体质、湿热体质的人群,也建议少食用荔枝。这类患者常面红目赤、感觉口干口苦,五心烦热,易生痤疮、疮疖,舌红少苔或苔黄厚腻,多食无益。


吃荔枝的正确方式


1、建议成人每天不要超过 300 克 荔枝,儿童一次不要超过 5 颗


2、最好 饭后半小时内 食用。


3、建议将荔枝去壳拨核,将荔枝肉浸入 淡盐水 中,然后再取出食用;或将荔枝连皮浸泡在盐水中,然后置于冰箱内再食用,这种方法既爽口,又不易上火。


4、食用荔枝上火,可以饮用少许 绿豆汤 泻火解毒。


趣味小知识


荔枝名字的由来


关于荔枝,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写的《上林赋》,其中荔枝写作“离支”。原因是,古人发现荔枝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但是如果把水果连同枝叶一起割下来,保鲜期会变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三·荔枝》中提到“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然后大约从东汉开始,“离支”写成我们所熟悉的“荔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