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三剑客公众号
我的师父陈明是一位兵王。
就是那位因
《挑战不可能》
节目而霸屏的陆军高级士官,
雪枫特战旅枪王。
他从事狙击专业18年,教出过2000多名狙击手,我大概是其中受教最少、最最业余,甚至不能位列其中的一个。
狙击是特种作战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专业,出现在影视剧里的狙击手形象通常都是骄傲的、独立的,甚至不近人情的,也许这是大众对狙击手的刻板印象,但是今天我要带给你们一个真实的枪王。
想成为一名狙击手,是有先天要求的。
性子要稳,心思要细,脑子要活,最重要的是能沉得住气,顶得住压力。
现在的枪王,曾经也是一个毛手毛脚的小兵。
在师父新兵时候的第一次狙击考核中,他打了
5发弹32环
的“好成绩”,要知道打狙击枪跑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班长当即断定,
他不是打狙击的料。
但是就如同所有被下过错误论断的强者一样,压力激发了他的倔强,他偏要证明给班长看看,自己并非班长所讲的那样不堪。
自此以后他的专业道路走得顺风顺水,在连队成绩拔尖,参加集训,比武立功,命运似乎偏爱于他,给了他足够的天赋。
老班长说,每个狙击手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熬过了这个时期才能成为真正的枪王,但是打了十年狙击的师父却并没有遇到过这个低谷,他一度认为自己异于常人,但是谁知道,迟来的低谷却几乎低到了地表以下。
在8年前的一次大赛前夕,师父既担任集训队教练员,又是竞赛队员,带队
赶赴参赛地新疆适应赛场环境期间,他的成绩开始明显下滑。
大赛在即,多年来的历练使得他早已声名在外,很多对手都将他视为劲敌。然而此时,他迎来了自己迟到的瓶颈期。
夏季的新疆,白天地表温度能达到50度以上。
倔强的师父大中午地抱着一把85狙跑到野地里去据枪。
越是急躁越是不稳,越不稳就越急躁。
他自虐似的折磨着自己,地表砂砾磨得手肘血肉模糊,可是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巨大的压力袭来,而他却无处释放。
然而人的顿悟有时候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烈日炙烤得他几近晕厥的状态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曾经无数次地对队员们讲过一名狙击手在执行任务时要面临的孤独和压力,而此时与急躁的心魔抗争,正是他正在经历的一次“独立任务”。
自那次之后,师父抛下了名声的负累,成了一名真正的枪王。
生活中的师父和训练场上的他完全不一样。
他教导他的兵们,一个合格的狙击手,要“上了战场能打,上了舞台能嗨”,能融入任何情境。
他掌握着精湛的野外生存技巧,
在执行长期潜伏任务时能获取身边一切补充能量的食物,却也知道驻地哪家餐厅最好吃
,常约上三五老友去打打牙祭。
他常年军容严整,干净利索,而
出门却会穿上一身时尚的花衬衣,戴上墨镜,一副型男模样。
他组织训练严酷得近于魔鬼,但放假期间却从不干扰战士们自己娱乐,
每周六的火锅烧烤晚会也会上台去吼上两嗓子。
在他眼里在部队服役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精彩人生的一部分。
在妻女面前师父又是另一种形象。
谈起女儿,他总是称她“我的茜茜”,对女儿的宠爱和骄傲溢于言表。
他不懂儿童教育,却会用自己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女儿。他带她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她强健的体魄,
用舒尔特表来训练她的专注力。
在他赴外联训期间
,妻子在家里挂上一张世界地图,用两枚图钉分别钉在了他所在的位置和家的位置。
虽然常年在外,但女儿时刻能感受到父亲的爱和关心,成长得开朗、坚强,亭亭玉立。
在挑战不可能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评论:有这样的军人,我们感到很安全。
然而这样的硬汉也有内心不可触及的伤痛。
在一次训练间隙,冬日暖阳下,我们坐在靶场的几个叠起来的轮胎上休息,一身尘土和硝烟。气温倒不算低,但是西北干燥的冷风吹得我双颊发木。
他谈起了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
在母亲在世的时候没有多陪陪她。
去年师父的母亲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当时他就连夜赶回老家,但是病情发展迅速,三天后,母亲就过世了。
嫂子和母亲是难得的一对儿亲如母女的婆媳,这些年来师父在外工作,她们相互照应使得他非常安心。婆婆去世嫂子甚至比师父还要难过,一年来总是梦到老人。
说起这些他眼眶泛红,
然而哨音一响、钢枪一握,他又变回了那个坚强如铁的兵王。
当面对一位兵王,你能感受到从他周身散发出的一种气场,不是威严、不会冰冷,而是一种稳稳的安全感。同他们交谈你会发现,从他们身上能学到技艺,更能学到人生。
在雪枫旅,像师父这样的高级士官还有很多,是他们在部队的新老迭代中传承着技艺和精神。
他们是基层部队稳固的基石,是一枚枚深深打入基层沃土的钉子。
他们每一位都是专业的翘楚,是尖刀的刀锋,却能一直保持着兵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