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牛奶、水果蔬菜等,是我们每日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但是,有些日常食材,如果挑选或者处理不当,反而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导致中毒。
健康头条
总结了几种最常见的、容易引起中毒的食物,并介绍了避免中毒的预防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豆浆中毒主要是因为「没煮熟」。
没煮熟的豆浆中,含有皂甙、红细胞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会造成诸红细胞溶解、消化道刺激等损害。
中毒后常表现为,胃部烧灼感,肚子胀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
预防办法:
现磨的生豆浆,用锅煮的话,应煮沸至无豆腥味。
豆浆在煮到到 80 ℃ 时,因为泡沫上浮,会出现「假沸」现象,此时应该继续煮到 100 ℃ ,没有泡沫为止。
如果是使用豆浆机,因为程序已经设定好,不用担心煮不熟。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个体奶农可不一定对奶牛进行检疫,这样的现挤牛奶,营养没有更好,质量安全反而很难保证。
拉肚子还可能是小事,万一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等,实在得不偿失。
商业产业化的牛奶生产中,从饲养到挤奶到完成包装之间,有严格的灭菌及储藏运输措施,用来保障牛奶质量。
预防办法:
尽量不要购买现挤牛奶。质量检验合格的奶制品,足够日常饮用了。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四季豆中毒同样是因为不熟。
没有做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诸如腹痛、腹泻、呕吐,
头晕、心慌、胸闷、冷汗,四肢发麻等中毒症状。
预防办法:
选择鲜嫩的四季豆购买,不要过老的。避免凉拌、爆炒四季豆,应尽量煮熟、焖透,确认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鲜嫩色,并且吃起来没有豆腥生味。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未成熟、青紫皮或发芽的土豆中,一种叫做龙葵甙的物质,含量是普通土豆的 5~40 倍。
这种物质会引起咽部瘙痒,胃部烧灼样疼痛,以及头晕、耳鸣、瞳孔散大。
预防办法:
不吃未成熟、生芽过多、黑绿色皮、有黑斑的土豆。
低温储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
土豆长出少许芽时,特别是嫩芽,必须要彻底挖去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然后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有些人吃杏子、桃子时,喜欢咬碎果壳,连果仁一起吃。
但这样吃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的这些果仁里面,都含有氰苷。当摄入的氰苷超过一定量之后,会引起中毒。
中毒常表现为口苦乏力、流口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者胸前不适。
预防办法:
不要吃上述生果仁。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被胃肠道吸收代谢后的产物,有毒性。
一两到二两鲜黄花菜,就可能引起成年人中毒。
常常会咽干、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更严重的会有肌肉疼痛无力、手指脚趾发麻。
预防办法:
对于鲜黄花菜,一次不要吃超过一两。吃前用水或 10% 的盐水浸泡 2 小时以上,或者用沸水烫过彻底烹饪熟了之后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