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艺术摄影
全球艺术汇集处,所有关于摄影、设计、视觉、电影、化妆、创意等。致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视觉艺术分享平台。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艺术摄影

看到这些照片,眼泪真的忍不住了……

视觉艺术摄影  · 公众号  · 美图  · 2017-04-27 18:00

正文


假如岁月静好,谁不是花容月貌?

不过是有人衣着光鲜,而有人素面朝天。

如果条件允许,她们也可以优雅从容,但为了生活、家庭,却不得不衣着朴素、负重前行。

但下面这些照片告诉你,再平凡的人,都会有极其惊艳的一面,虽然惊艳之余让人心酸。

高洁

她叫高洁,51岁,是重庆工地上一名建筑工人。

这张照片,不是她特意跑去影楼、花高价拍的。这是一位很顾家的女人,俭省朴实,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样的消费,她一辈子都不会有。

当地一家摄影机构为那些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走进摄影棚的女人拍照。他们发现了高洁。

8年前,儿女逐渐长大,花销也开始增加。为了补贴家用,高洁跟随老公来到重庆一家建筑工地上。

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技术,她只能做最基础也最吃力的重活:清理工地垃圾。

每天从早上6点到天擦黑,中间只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建筑垃圾多是水泥、石块,装满一车后推走,她的手磨起水泡,挑破,再磨起水泡,最后结成了一层硬壳老茧。

8年来,将近3000天,每天都是机械的重复。只有过年回家那几天,她才能喘口气、站住脚,舒心地笑一笑。

生活哪来那么多的岁月静好,更多的是不辞辛劳。

像高洁这样在辛苦日子里淌来淌去的人,我们周围太多了:

深夜路口的麻辣烫摊前,中年阿姨戴着套袖在油烟里忙活;午夜加油站,年轻的女加油员困得两眼干涩;瑟瑟寒风中,菜市场里总有几位奶奶,守着一小堆蔬菜......

岁月的风霜像刀刻,在她们皮肤上留下了太多痕迹。但她们的眼神更清澈,尝过了酸甜苦辣,眼睛里是温暖的人间烟火。

她们美得很真实,也美得不自知。

甚至当这家摄影机构找到高洁,提出免费帮她拍一套写真时,她仍在犹豫:

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有什么好拍的呢;旷工一天可就没有工资了;自己真有那么美吗?

“阿姨,您轮廓真有型,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女!”化妆师一遍遍给她肯定,高洁却还是很紧张。

拍写真?这个念头或许她有过。在很多年以后,儿女都已成家、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到那时,再到影楼拍一张照片吧。

你看,为人母就是这样,永远把儿女放在自己前面。每个母亲,都是一样的。

眉化成、唇涂红,多年未沾的脂粉有淡淡的香味。

发盘好,梳高髻,一顶王冠,镜头前的她无比骄傲。

这一次,这个跻身城市的钢筋水泥、和工地的残渣碎石为伍的女人,仿佛变成了20岁年轻的样子,但又比那时候多了份淡定和成熟。

也只有这一次,让人们对ps过的照片不再深恶痛绝了。

如果生活也有ps就好了,能把那些因为工作、家务、生活而披上岁月尘土的面庞,变得再次熠熠生辉。

这个世界上,有不爱美的女人吗?

当很多姑娘化着精致的妆穿着得体的衣服出入于干净的办公室时,还有更多的女人,就在生活的夹缝和风尘里,拼尽全力的讨日子。

她们都很漂亮,但有人穿着好看的衣裳,有人披上了风霜。

不止高洁,还有她们,无数在平凡的职业里默默无闻的女人。

她们在漫长的时光里不停辗转,消磨了年轻的容颜。但在镜头前,她们把青春又找了回来。

她叫冯永珍,42岁,是一名清洁工。

二十年前,她背井离乡去了广州,在针织厂里做起了女工。一到冬天,机器冰冷,她的手长时间重复劳损,总是很疼。

九年前,冯永珍来到重庆,做起了清洁工。每年拖地、打扫、日复一日。只是在看着来往的年轻人时,会很想念家乡的两个女儿......

她也被邀请参加拍摄,照片出来后真的美哭了。但这是一份让人五味杂陈的美丽——

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冯永珍真美:眉眼含笑,浑身充满了温柔知性的气质。

但这张照片也最心酸:这一天过去,她又要卸下妆容、换上旧衣,不得不一头扎在忙碌粗糙的生活里......

如果她能一直有这样的容颜,该多好。

她叫戴泽梅,45岁,是摩托配件厂的一名女工。为了给孩子攒钱上学,一个女人每天和冰冷的冲床、扳手打交道。

在女儿4个月大的时候,为了养家,她去附近的菜市场搬石头,食指被砸断了。“很多女人伤得比我都重”,她说得云淡风轻。

造型师给戴泽梅选了一套婚纱主题,穿上之后,她很羞涩,悄悄说:这是结婚25年来,她第一次穿上婚纱......

她叫包云华,62岁,是超市的销售员。

每天,她的工作就是把一盒盒鸡蛋摆上架,把鱼替顾客煎熟,把20斤一包的大米推上板车,一袋一袋拉货。

包云华最大的牵挂,就是女儿周周;最大的满足,也是女儿周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