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华创债券团队,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屈庆债券论坛”,原标题《为什么信贷还有冲动?》
2017年以来,基本面方面较为明显的特征是银行又开始了过去惯例的信贷冲动。实际上,在经济平稳的期间,考虑到“早放贷早收益”的特征,银行每年一季度都有信贷冲动,而为了抑制信贷冲动,央行也会适度收紧流动性。近几年,经济持续下滑后,信贷冲动减弱了。不过,从去年开始,银行又冲动了。
那么今年为什么会有信贷冲动,不是经济预期不好,企业也在去杠杆吗?我们认为在于几点:
(1)从需求上看,伴随着经济的底部企稳,尤其是周期类行业的见底,信贷需求其实是在增加的。周期类行业是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前几年他们基本处于去库存的阶段,业绩非常差,所以信贷需求较低。但从2016年开始,周期类行业去库存到底,未来甚至可能面临补库存的需求,所以资金需求也必然增加。
此外,尽管16年4季度房地产调控加码,但是房地产成交量并没有明显下滑,所以个贷需求也不少,去年4季度没有放的个贷延续到了今年;基建投资已经接棒房地产投资,这方面的需求自然也不会少。
最后,即使2017年的预算赤字率和2016年预算赤字率一样,考虑到2017年经济总量的增加,也意味着2017年财政支出规模会大于2016年。一般而言,财政投放1块钱,信贷也要匹配3-4块钱。还有一点,去年4季度后,信用债市场发行较为困难,这部分融资需求有些还是转向了信贷的需求。所以总体而言,信贷的需求是增加的。
(2)从供给上看,据和银行沟通的反馈,由于目前央行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稳健中性,也需要控制好流动性闸门(信贷控制也是流动性闸门之一,不仅仅是基础货币的控制),所以今年的信贷额度应该没有去年多。
(3)好企业资源的争夺。银行也知道愿意放贷款的企业资源还是较为有限,如果年初不放贷把坑占住,后面就被动了,这也触发银行早放贷。
综合上述的分析,信贷需求增加,银行又有了占资源的诉求,但是央行给的额度下降,这就产生了信贷投放较央行合意速度快很多的现实情况。那么央行通过流动性控制来调控信贷的情况也就自然出现了。
当然,调控信贷的方式无非是:
(1)要不就是窗口指导,这其实效果不大的,调控如果动动嘴皮子就见效,那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2)要不就是收紧基本货币,没有了基本货币,信贷也就没有了。但是这会导致债券首先受到冲击。
(3)要不就是抬高信贷的成本,例如MLF利率提高,传导到企业,不过这个较为慢,企业对10bp估计也不会那么敏感。如果是这个方法,如果信贷控制不住,MLF利率可能还有上调空间。当然,这也会导致债券首先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