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展示云
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ChatGPT官宣周活过4亿,TikTok重 ... ·  2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GPU是如何进行算力管理的?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跨境电商 “卷”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展示云

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

展示云  · 公众号  ·  · 2024-08-13 08:20

正文


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展线长650米,展出文物共313件/套(含复制品15件)。内容以生命到生活为逻辑思路,设置“天人合一”“仁心仁术”“对症下药”“手到病除”“防患未然”“颐养之道”六个单元,揭示中医药学追求“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至真之理,践行“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至善之道,从而“发现中医之美”。 该展是考古、博物馆、中医药、图书馆等多个行业的首次联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医药文物精品的首次荟萃。
展览内容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涵盖了汉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首次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历程及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展品聚焦历年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同时囊括了所有常见的材料质地、工艺技术和文献形式,文物门类特别丰富。 本次展览主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紧贴人民生活,共吸引全国各地观众参观近129万人次,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厅入口



序厅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美的结晶。中医药学是当代世界三大传统医学之一,具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特征。在中国的传统医药中,汉族人口最多,文字产生最早,因而汉医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最大,也即狭义上的“中医药”。而广义上的“中医药”还包括藏医药、蒙古医药、维吾尔医药、彝医药、傣医药等众多少数民族医药。


第一单元:天人合一 —— 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防治疾病是医学的宗旨,须要先认知人的生命和疾病。中医秉承天人合一思想,运用“阴阳五行”阐释生命机理,以比类取象、由表及里的方法把握生命与疾病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精气神为核心的整体生命观。健康是人体脏腑等器官功能协调,并能顺应外界环境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变化。


第二单元:仁心仁术——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的基础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就是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诊断即诊察病情、辨别病症、拟定治法,它是联结基础理论与具体治疗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辨证施治也有差异,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根据治疗的对象或部位不同,中医很早就出现了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的医学分科。


第三单元:对症下药——本草与方剂
使用药物是治病最常见的方式。习惯上,凡是以中医药理论来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药物,皆称为中药。由于主要来源于天然,其中尤以草类最多,中药又被称为“本草”。中药治病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经过炮制后,根据病情,多味中药配合在一起成为组方,再经过制剂就是中成药。


第四单元:手到病除——针灸等非药物疗法
除了内服、外用药物,中医治疗还有不少非药物疗法,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导引等。它们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主要利用手法或配合一定器具,施之于病者体表或痛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刺和艾灸均需选穴施术,通过经络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且二者经常配合使用,故合称为“针灸”。非药物疗法与药物外用一起构成中医的外治法。


第五单元:防患未然——疫病的防治
传染病在古代称为“疫”。中医从病因上将其归于外感病,认为是染易了疠气所致。疠气又名戾气,是具有不同程度传染性的病邪,即肉眼难见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它可以通过饮食入口、肌肤接触、空气呼吸、虫叮兽咬等途径传播。疫病的防治不仅涉及医生、患者,还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民族繁衍和国家发展,因此人人都应做好饮食、清洁和环境卫生,并及时除虫灭害。


第六单元:颐养之道——中医养生文化

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健康长寿仍是人们的普遍期望。中医特别重视“治未病”,让人们在健康的时候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古代先民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世界观体系下,融会医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建立起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养生理论和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适度、形与神俱的养生原则。中医养生作为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增进人民健康、实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具有重要作用。


- THE END -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近期热文:

上博东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中国钱币博物馆:纪念纸币诞生千年专题展

安徽博物院《共饮一江水——三星堆 ·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