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晚安曲《才华有限公司》/金玟岐
“今天是我想辞职的第697天。”
这是何晨在朋友圈发的第697条关于“辞职”的朋友圈。
何晨朋友圈里没有生活,只有想要辞职的打卡记录。
我们嘲笑她,从想辞职的第一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可她依旧坚守在岗位,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何晨是做新媒体工作的,这就意味着
她必须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在线。
前几天和她相约去酒吧玩,隔壁姑娘桌子上放着的是果盘鸡尾酒,而我们桌子上放的是2个笔记本电脑。
别人跟随着音乐摇摆着身体,而何晨跟随着音乐打字摁回车。
最后嫌酒吧太吵,影响她思考直接抱着笔记本跑到女厕所半个小时都没有出来。
这么敬业的何晨为什么要辞职?
她说要她命的不是没日没夜的加班,而是在该休息的节假日也需要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
不光是何晨,我想这大概是所有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 一条工作微信,你就需要在回家的地铁上收起疲惫,理清思路回复消息。
▷ 领导一在群里@你,你就需要从被窝里爬出来泡杯咖啡坐在电脑桌前等待任务。
以前手机时刻充满电洗澡都带进去,是害怕错过喜欢的人发来的消息。
现在却是害怕漏掉工作消息,因为有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因为不回工作微信而被辞退。
宁波一位正在孕中的准妈妈就是这样,公司的领导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要求10分钟内上报当月的营业额。
这要是在工作时间毋庸置疑,可是当时发送消息的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
且不说当事人是一位准妈妈,需要早点休息,这事就放在正常人身上,或许会因为洗澡,或许是因为在看电影,都可能导致没有看手机而错过。
当时这位准妈妈早已入睡,10分钟内她没有及时回复,倒是领导@她了:“你被解雇了。”
准妈妈一觉睡起来一脸懵,找去公司。
公司告知她,其因未及时汇报工作已被辞退,并拒绝向她支付上个月的工资。
虽然最终她通过法律手段拿到了应得的工资和1.8万的赔偿金,可工作还是说没就没了。
下班后的工作微信到底应不应该回?
很多网友给出了答案。
网友小南说,她对下班后在微信群里谈工作十分反感:
已经下班了,而且事情也没着急到必须立刻解决,
却要求必须回复。我感觉自己的休息时间被“架”了。
从事销售工作的包子也表示,因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自己已经成了
“7×24小时”
全年无休的公共客服了。
客户不分时间、假日,只要有事微信留言就能找到你,以前打电话我还能装没接到,微信简直逃都逃不掉,不论休假还是下班,都感觉不到放松,压力非常大。
宁愿在办公室加班。因为回家后还是避免不了电话微信找上门,根本不分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想要认定为加班,但是既没有证据,又都是碎片时间,维权太难。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他们嘴上说着“妈的”,微信里却回着“好的。”
脑海里骂了千百遍的领导、客户,想要退群聊、卸微信、摔手机,并且已经脑补了无数次自己潇洒辞职的画面。
实际上却还会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在对话框里回复着“收到”“下次一定注意”的字眼。
今天喊着不干了,第二天又在朋友圈发着“加油”的状态,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过可爱。
身在职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戏精。
职场戏精的生活状态大概都是这样的:
早上: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晚上:人间不值得。
第二天早晨:今天也要加油哦。
第二天晚上:去他妈的,老子不干了。
循环往复。
有人问为什么不选择辞职呢?
我想困住他们的,或许是还不尽的房贷,持续上涨的物价,以及如果再努力一下日子会不会就会过得更好一些的小确幸吧。
这种小确幸,被定义了一个新词汇,叫做
高级丧
。
你24小时随时待命,最后换来了客户的认可是惊喜;
你熬夜加班写稿子得到了表扬是惊喜;
你辛苦工作三年最后拿到了15K更是惊喜。
网友桃子说,周一是自己的生日,本来约好了周天提前和朋友们一起吃饭K歌庆
祝,却在下午6点的时候被突然叫去公司临时做方案。
定好的包厢又不能退,只好叫朋友去过一个没有生日主角的宴会
。
桃子边往公司走边觉得可笑,自己拼命工作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好一点吗?可现在呢?
桃子7点到公司,加班到晚上12点,将方案发给领导。
原以为领导会像往常一样挑毛病,可没想到的是,领导却发来一句:
“今天辛苦了,后续的工作我来搞定。对了,记得明天穿正式一点,因为你要升职了,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