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赖茅酒
一提起酱香型白酒,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贵州茅台酒。
但说起茅台酒的历史,不得不提“赖茅”。
了解茅台酒历史的人都知道,茅台酒厂的前身是茅台镇三家烧酒坊组合而成。
这三家烧酒坊分别是:成义、荣和、恒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华茅、王茅、赖茅(三家烧酒坊创始人的姓氏)。
解放后,国家将这三家烧酒坊合并成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其产品“贵州茅台酒”,被誉为“国酒”。
自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赖氏先祖就开始在茅台镇从事酿酒。1902年,赖嘉荣酿出的酱香大曲酒(俗称茅酒)风味独特,名扬天下,被称之为“酱香始祖”。
1915年茅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金奖,成就了后来的“国酒茅台”。
1941年,赖贵山及其兄弟在贵州茅台镇创建“恒兴酒厂”,所产之酒称为“赖茅”。
赖茅酒以其独有酱香特色,喝后不上头、不口干而闻名,远销海内外。甚而有“席上无赖茅,空有美佳肴”的佳话。
1953年,赖茅收归国有,并入茅台集团。现”赖茅“商标同样归属于茅台集团。
改革开放后,原“赖茅”的创始人赖贵山,携其子赖世纲,重回茅台镇,成立“贵州赖世纲酒业有限公司”,并亲撰遗嘱,将祖传秘方授予赖世纲传承。
茅台酒的好人尽皆知,无需多言。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贵州茅台镇出产的酒,都可以称为“茅台酒”。
今天一条生活馆要为大家推荐的,同样是来自贵州茅台镇的“茅台酒”——汝醉 赖世纲酒(12年酱香型)。
赖世纲酒的前身,正是“赖茅”,由赖氏先祖流传下来的酿酒秘方所制,严格按照其工艺酿造。
茅台酒的酿制工艺工序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就12个字: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这款汝醉赖世纲酒,特选12年优质陈酿,秉承赖家祖传秘方,由酿酒经验丰富的师傅精心酿造而成。
闻起来是醇厚的老酒香,酱香和陈香更突出,酱香的风格会更加典型,香味层次丰富,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加之酱香酒较柔和,酒精度高而不烈,对人体的刺激也小,也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度数。
饮酒是风雅之事。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配美器,饮美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
但平日里见到的酒瓶,大多是玻璃制品,沉闷又不好看。
因此,对于赖世纲酒匹配什么酒瓶这件事上,赖世纲团队做过许多尝试。
而这款汝醉玉壶春瓶,完全满足了他们对美酒配美器的所有期待。
这款汝瓷玉壶春瓶的原型,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内,其形态柔美如仕女丰盈身段,天青如玉,是汝瓷中的“美艳绝作”。
当赖世纲酒遇上千年汝瓷,中国酒文化之风雅,再次得以呈现。
玉壶春瓶在世人眼里,是美的代名词。它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是中国文化中经典代表器型。
玉壶春瓶在宋代为实用的盛酒器具,因为器型优美,宋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观赏性的陈设瓷器,用于插花。
世上风雅之事,莫过于赏花、饮酒。
喝完的空瓶,撕去酒标,当作陈设用的花瓶,也极具观赏性,随意插上一花一叶,都美得惊人。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发货,全国顺丰包邮
茅酒的品质,又与茅台镇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茅台镇海拔425米,四面环山,紧依赤水河而建,如同一个天然的酒缸,由于地处河谷,风速小,冬暖、夏热、少雨,十分有利于酿造茅酒微生物的栖息与繁殖。
俗话说,好山出好水,好水酿好酒。
茅台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游。赤水河有“美酒河”之称,酝酿了茅台、习酒、郎酒、泸州老窖等数十种美酒。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特别是仁怀境内茅台河谷一段,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酿造茅台美酒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作为长江中上游惟一一条未被开发的一级支流,至今这条河上还没有构建任何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干流无坝的未有化工厂污染的长江唯一支流。
酒是粮食的精华。茅酒的生命与芬芳,就从一粒红高粱种子开始,演绎出神秘与传奇。
由赤水河滋养的河谷两岸,则是酿造茅酒的红缨子高粱生长的宝地。
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护佑着红高粱的生长,也芬芳了赤水河的酱香。
中华白酒之尊——茅酒的源,就在茅台镇本地红高粱身上。
据统计,茅台镇日照时间年可达1400小时,有助于农作物生长。
正因如此,茅台镇盛产红缨子糯性高粱淀粉含量达88%以上,天生酿制原料。糯性好、颗粒小、耐高温、耐蒸煮、耐翻造。
也只有这样的高粱,这样的质地,才能经受茅台镇酱香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特殊工艺的严酷考验。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发货,全国顺丰包邮
五谷酿造的酒,酿有时节,造有工序,一壶好酒是谷、水、阳光、风土、人的合力。
赖世纲酒,仍以赖氏先祖流传下来的酿酒秘方所制,严格按其工艺制作,无论香味或是口感,人工合成都难出其韵。
一方水土酿一方酒,矿物质丰富的赤水河成就了赖世纲酒的豆豉香,经人的调和,在漫长的时间里酿造成一杯杯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团圆共聚,可以狂欢忘我的白酒。
在丰收的年份里,酒的酿造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有经验的酿造师傅在寒冬来临时选择上好的原料,放入酒曲,等待粮食慢慢发酵。
从端午踩曲到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共需要一年的时间。
以茅台为代表的优质酱香型白酒,多采用红缨子高粱为原料,贵州当地的方言将用于酿酒的高粱颗粒称为“沙”,投料就称为“下沙”。
在端午时节踩的麦曲经过3~5个月的发酵后,在重阳时节开始第一次投料;
十二月份再进行第二次投料。
曲料被制成一块块的曲块,使温度逐渐上升到60℃,长达40天的发酵时间。
制曲一般在每年的端午前后,每年气温最高的时节,温度高达40℃以上。
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是把打碎的小麦聚拢在制曲的木架模具里,然后开始踩曲。
曲料40天发酵完毕后,再经过6个月以上贮存才能使用。
在第二次的蒸煮发酵后开始第一轮取酒,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共进行了七轮取酒,拥有七个不同轮次的基酒。
除了第九次的蒸煮不再进行发酵之外,每次蒸煮后都加曲进行发酵,共八次发酵。
投料后开始蒸煮,因为红缨子高粱有着皮厚、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高的特点,需要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蒸煮,在一个生产周期内要反复蒸煮九次。
即使在现代酿酒工艺流行的今天,时间和等待仍然是成就好酒的最大法宝,这是不可逾越的步骤。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发货,全国顺丰包邮
传说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曾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雨过天晴。
醒来后,对梦中高远深邃、纯净透彻的雨后晴天念念不忘,写下这两句诗,命汝州匠人烧造天青色瓷器。
宋徽宗的一个梦,成就了汝窑的诞生,也让后世有幸欣赏到这芙蓉出水般的素雅之美,沉浸在这场天青色的迷梦中,不醉不休。
作为宋代极简美学的代表,汝窑以它质朴无华、优雅温润、洗练精致的独特中式韵味,排在了我国五大名窑之首。
注:汝、官、哥、定、钧,我国五大历史名窑。
古语云:“家有万贯,不如汝窑一片。”足以说明汝瓷的珍贵。
一盏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其制作工艺严苛,以玛瑙入釉,不惜工本,天青色易调,但“云破处”却难得。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因而汝窑传世作品稀少,不足百件。
这瓶汝瓷玉壶春瓶,继承了宋代汝瓷几乎所有的艺术优点:青如天、面如玉、冰裂纹。
这件玉壶春瓶,1:1复刻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宋代入窑天青釉玉壶春瓶,只为复现千年宋器之美。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发货,全国顺丰包邮
李可明,出生于汝瓷世家,师承伯父,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廷怀。
2012年底,在伯父的鼓励下,李可明在北京成立了山明汝瓷,全心全意投入到汝瓷行业。
李可明深知,只有当大家对汝瓷有需要,这个古老的行业,才有可能发展。于是,他以“用”为本,以“美”为念,联结汝瓷与当下生活,尝试着在当代设计与古典传承中,找寻非遗的无数可能。
复刻的过程并不轻松。由于考虑到坯土在烧制过程中的收缩性,他们拉了至少有50种坯,逐个标记对比。
拉坯塑形,素烧上釉,循环反复了几十次。
两个多月的时间,李可明日以继夜地沉浸在瓶子里,终于才将玉壶春瓶完整复现。
玉壶春瓶在宋代时本是实用酒器,后才转为观赏器,但精美的艺术品瓷器,其实与现代人的生活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让汝瓷日常化,重新与酒搭配,宜赏宜用,才是他们的初心。
测试过器皿后,李可明沮丧地发现,汝瓷内外都有开片,也就使酒更容易挥发渗透,并不是藏酒的好材料。
为解决这一缺陷,他回到工作室又开始试验烧制。当初的李可明也没想到,本以为能顺利研制的汝瓷酒瓶,却花了他整整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里,他尝试过内外使用不同的釉料,一共6个瓶子,烧炸了5个,剩下一个也有裂缝。
各种调配原料比例,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加厚坯胎,避免了酒的渗漏,但表面不开片,汝瓷的特性也没了。最后在坯土密度加大的情况下,表面施釉,在冒险地将温度升至1350°C。
如此下来,终于实现了他心中的理想效果——瓶身致密不渗透,内外部开片存汝韵。
这是推动汝瓷技艺改良的一次重要尝试,而瓷瓶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经过测试发现,汝瓷可以吸附酒精里无法避免的杂醇油,杂醇油的降低,使得酒中的辛辣味降低,使得白酒口感更加醇厚,软绵适口。
如此一来,也让作为酱香型白酒的赖世纲酒,如获至宝,一拍即合。
如今,赖世纲酒邂逅玉壶春瓶,古法酒,千年器,两个家族世代秘技之融合,杯盏间风雅无边,酒不醉人人自醉。
佳酿饮毕后,酒瓶亦可作为花器观赏,风雅的生活,或许可以从一件汝瓷开始。
无论是一人独饮,还是众友欢聚,或是节庆送礼,古韵醇香的汝醉,都是风雅之人的上上之选。
众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发货,全国顺丰包邮
支持398元,可获得汝醉玉壶春瓶赖世纲茅酒12年酱香型白酒1瓶,价值598元。
支持796元,
可获得汝醉玉壶春瓶赖世纲茅酒12年酱香型白酒2瓶,价值1196元。
汝醉赖世纲酒 6瓶
支持2328元,
可获得汝醉玉壶春瓶赖世纲茅酒12年酱香型白酒6瓶(1箱装),价值3588元。
包装盒灵感来源宋徽宗所作《瑞鹤图》,以松鹤为图,丹鹤立于云端,傲然挺立,侧边是几株松树,挺直峭立的虬劲之态,十分繁茂,凸现出勃勃生机,颇具文人气质。
众筹价:398元~2328元
众筹时间:2020年2月6日~202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