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数百万中产“润美”,印度人正在抢占美国 ·  16 小时前  
史事挖掘机  ·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后面一句更经典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风物 | 记忆长河中的史家胡同:出门见总理,买菜遇将军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10 19:38

正文

众号“芝麻匠通讯社"(微信ID:ZhimajiangNews)授权转载。

有这样一条胡同,这里住过声名赫赫的百战将军,也住过身居要职的共和国总理;曾是清朝选录留学生的考场,也是老北京风情的活化石。


它就是史家胡同。


京报网 张宁/摄


59



这条西起东四南大街,东至朝阳门内南小街的胡同儿,早在元朝建都时,便初有形制。

 

明朝时,一户姓“史”的大户人家在此居住,还修建了祠堂,这儿逐渐被称为“史家胡同”。

 

清军入关,这儿成了镶白旗的驻地,祠堂也改成了八旗子弟上学的私塾——左翼宗学。

 

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时,考场就设在这儿,竺可桢、胡适、赵元任等人,都是从这儿中榜,才有机会出国留学。


胡适


“宣统二年(1910)七月,我到北京考留美官费。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时,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榜尾倒看上去(因为我自信我考得很不好)……”

——胡适忆庚款留学事宜


这些赴美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某种意义上,史家胡同是这场教育革命、文化革新的起点。

 

如今,左翼宗学的原址,是盛名在外的“史家小学”。


京报网 张宁/摄


哪怕在学府林立的北京城里,它依然是一等一的学校,溯其根本,想来与这段历史密不可分。


47



其实,史家胡同所见证的不仅是教育的变革,还有关乎北京命运的关键时刻。

 

史家胡同47号,这座平静的院落,当年是史家胡同最“神秘”的院子。


史家胡同47号 京报网 张宁/摄


据老街坊回忆,那时打这儿路过,每棵树后都站着一个巡逻的卫兵;大门紧闭,门洞后是哨兵的眼睛。

 

如此严密的保卫,皆因这儿住着一个不简单的人,傅作义。


傅作义  新华社图


傅作义是国民党将领,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等众多战役,是20世纪声名赫赫的百战将军。

 

解放战争期间,正是他的义举,才让古都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1949年1月31日,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率领部队开出城外,接受解放军改编。至此平津战役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新华社图


毛主席说,他的功劳配得上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

 

来之不易的和平背后,是惊心动魄的较量,为了提防国民党的暗杀,这才有了前头的故事。


53



同样传奇的院子,史家胡同里还有很多,53号院就是其中一个。

 

史家胡同53号 京报网 张宁/摄


民间传说,这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太监李莲英在京城的外宅。

 

还有传说,这儿是清末状元洪钧的宅子,他是名妓“赛金花”的丈夫,不过因病故从未入住。


解放后,这座院子由全国妇联接管,邓颖超、康克清等都曾在此办公。


邓颖超  新华社图


如今大门上挂着的牌匾,还是邓颖超亲自题写的。


“好园”,即“女子园”,与妇联工作形成一语双关之效。


京报网  张宁/摄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华国锋也曾在这里的后院居住过,粉碎“四人帮”的计划正是在此成形。

 

后来,前院被收回,改造为好园宾馆,接待过不少的外宾。


51



京报网  张宁/摄


与充满传说色彩的53号院不同,51号院出名的原因,是这里曾是章士钊先生的旧宅。


章士钊一生传奇,在近现代的中国颇具代表性。他与共产党人有仗义之交,不仅输资相助,还曾为营救李大钊奔走,为陈独秀出庭辩护。

 

 章士钊 视觉中国图

 

他也与鲁迅有过著名的新旧文化之争,又出任段祺瑞内阁的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还做过杜月笙的高级顾问。

 

解放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章士钊一家住进了史家胡同这处宅院。


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是毛主席的外语老师。


她对这个院子有着很深的感情,曾写过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她在这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章含之  视觉中国图


她在书中写到,她与乔冠华的爱情之花,就是在这个老院子里静静生长,跨越官职的悬殊和22岁的年龄差距,成就了一段不凡的爱情。


24


史家胡同24号,现在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民国名媛凌叔华的“小姐书房”。


京报网  张宁/摄


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是清末新政的力行者,曾做过顺天府尹(北京市长)、直隶布政使(河北省长),民国初任参政,可谓政坛不倒翁。


凌叔华与陈西滢结婚时,凌父把这里给女儿做了嫁妆。


陈西滢  凌叔华  视觉中国图


民国前期,这里常常举办文学沙龙,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齐白石等等,甚至泰戈尔,都曾出入这座美丽的宅院。


凌家“大小姐的书房”,比后来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早了近十年。

 

20



博物馆的东邻,便是著名的人艺宿舍大院。


京报网  张宁/摄


这个大院前门在史家胡同,后门开到了干面胡同,规模很大。


前院一栋大楼,是苏联专家设计的,房间高大,有公用的厨房和厕所,每一个过道内要住上两三家。



首都剧场建成之前,很多剧目是在这里酝酿、排练、成熟的。


《龙须沟》剧组在实地体验生活


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叶子、于是之、蓝天野,也在这里度过了他们最黄金的艺术生涯。


周总理曾多次来此,有一次甚至从剧院一路步行来到史家胡同看望演员,给大院儿的老老少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史家胡同,就如一条记忆的长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太多故事。


好 文 推 荐


一铲子下去,挖出一座商王朝宫殿:也许自己这辈子都会跟甲骨文、商王朝有关

商朝的房子倒塌了,战国的朋友到这儿来溜达,掉了一个豆把上去。于是我回到考古队,我说大家不要不理我了,这个房子还是商代的。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庆祝建军90周年的阅兵为何要在朱日和举行?

7月30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们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阅兵的地点是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崇祯即位的N种说法:是刀光剑影还是风平浪静?

历史上,关于崇祯帝上台前的政局,流言四起,议论纷纷,但多不靠谱。他的即位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