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张一鸣亲盯的项目,头条系小程序经常憋大招,这次更是接连释放两大能力。它能否踩下小程序向前冲的油门?阿拉丁研究院带大家一探究竟。
头条小程序主入口位于「我的」-「小程序」处,用户打开后,新增“发现”界面,与手机“应用商店”颇为相似。区别在于,前者推荐的是头条小程序,后者推荐的是手机App。这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算法”的中心化推荐,是为了帮助更多小程序实现初始流量的快速获取。
头条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推荐机制,所以在这个入口还新增了“搜索”、“头图轮播”、“标签”、“新品速递”、“大家都在看”以及“编辑速递”等集合化的推荐入口。目前“发现”和“我的”界面十分类似于支付宝。
这几种推荐模式,特别是头图轮播,也能成为头条的广告位,从而增加收入。
从各业务模块对头部应用的贡献来看,腾讯的财报收入中游戏是处于首位的,而对头条而言,广告业务占据龙头地位。
头条的智能推送不仅反映在入口端,还能将这种能力输入到各个小程序。比如懂车帝小程序,可以根据用户在头条的阅读内容,推荐合适的车型给用户。
头条已经有近7年的推荐经验,这种机制和逻辑是被反复修正以及验证过的,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但用户体验恰恰是微信特别在意的,小程序即用即走,没有中心化入口,尽量不打扰用户。作为国民级别应用的微信,释放能力一直非常谨慎,总是一点点的对外放出,小心再小心,因为一个微小的变化会被十几亿人放大。
进入今日头条「我的」-「小程序」入口,总共有两个界面,分别是“发现”和“我的”。这样的设计和支付宝十分相似。而“最近使用”是头条、支付宝和微信一致采用的。我们可以观察到几大平台对于小程序入口的设计是趋于一致的,彼此之间总在相互学习和模仿。
抖音推出——商品搜索,即通过小程序进入商品库的全部商品,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即可获取商品的信息链接。与之匹配的是,一个新的搜索类目“商品”也即将上线,让用户寻找商品的路径更加直接。
目前抖音已经与小米有品、网易考拉、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达成第三方小程序接入合作意向,其中小米有品、京东好物街均已上线。
抖音小程序相关页面
目前关于搜索,各个生态的情况是:支付宝和百度都支持小程序名字的模糊搜索,但商品搜索还没有上;而微信的模糊搜索早已经实现,而内容搜索才刚刚开始;反观抖音是在模糊搜索还没开始时,就先内测商品搜索。由此可见抖音对电商非常重视。
其实抖音是先上线小游戏的,可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测试,觉得电商小程序在融合以及变现上会更加适合,所以才大力度发展电商。毕竟,通过视频展示商品,更加容易促成用户的购买。甚至淘宝的商家也会被抖音的电商小程序吸引,加入到这个阵营。也就意味着,如果抖音电商小程序发展的很好,之后跟淘宝的关系将变得比较微妙。
微信的商品搜索到今年4月才开始内测,但抖音小程序发展不到半年就开始内测商品搜索,这个动作真的挺快。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微信实践在前,后者可以站在前者的肩膀上行动;2、抖音本身进入相对较晚,更应该在后期提高自己发展小程序的速度;3、抖音在“短视频+电商”这一领域已经反复试验,之前通过和淘宝的合作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4、借助小程序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减少对淘宝的依赖,实现自己商业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