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集戏剧、音乐、表演、美术等各种艺术门类于一身,是衡量一个剧院乃至一个国家舞台艺术水准的试金石。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不断提升艺术生产创作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呈现艺术精品的同时,也深入扎根中国艺术土壤,注重对中国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
意大利乔治•索尔蒂学院(Georg Solti Accademia)于2004年成立,以纪念著名匈牙利指挥家乔治•索尔蒂爵士而得名。作为拥有顶尖师资力量的专业机构,索尔蒂学院每年会与世界顶尖艺术机构联合举办歌剧培训大师班项目,合作机构包括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等。
2016年,在劳力士成就殿堂的大力支持下,乔治·索尔蒂学院首度“牵手”中国艺术机构——国家大剧院,“
索尔蒂中国大师班
”正式启幕。今年,第三届“国家大剧院·索尔蒂中国大师班”再次归来,导师阵容依然颇为强大。
乔纳森
·
帕博
是意大利乔治·索尔蒂学院的艺术总监和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是业界资深的声乐指导。
斯特凡诺
·
巴尔达塞罗尼
现任教于曼哈顿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曾参与到曼哈顿音乐学院制作的歌剧《法斯塔夫》《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等的创排。
芭芭拉
·
芙丽托莉
是国际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威尔第音乐学院,频繁登台大都会歌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巴黎国家歌剧院等国际著名歌剧院。
5月24日, 2018“索尔蒂中国大师班”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意大利乔治•索尔蒂学院艺术总监、联合创始人乔纳森•帕博、国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芙丽托莉、劳力士(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汉等出席。
“经过两年的积累打磨,‘国家大剧院·索尔蒂中国大师班’逐渐成为助力青年歌唱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中外艺术人才交流的重要窗口。此次‘索尔蒂中国大师班’的举办力求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艺术人才从中受益,在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互鉴中,用世界艺术语言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采。”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赵铁春
“很高兴能继续和国家大剧院合作,中国有很多有潜力的年轻人。能听到如此众多的优秀声音我感到很激动,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些声音的发出者是如此年轻的青年人。和前两年相比,今年的学员年龄普遍偏小,我很高兴能够在他们演唱生涯刚刚起步的阶段就参与到教学中。”
——乔治·索尔蒂学院艺术总监 乔纳森·帕博
5月28日的公开大师课依然是以学员演绎歌剧唱段,导师点评的方式进行。8位学员纷纷上场与观众见面,现场展示了他们几天来的学习成果。据悉,此次大师班于2017年11月份开始报名,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征集选拔,共有21名学员进入现场试唱环节。其中,参加公开大师课的这8位学员是经过首轮全国初选、第二轮现场试唱中严格遴选产生的,都是中国新一代的年轻歌剧人才,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在5月24日至28日近一周的时间里,他们与导师朝夕相处,接受紧锣密鼓的高强度培训与指导。
公开大师课现场,三位导师依旧要求“严格”,分别从声乐指导、语言指导、歌唱家的角度出发,给予学员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
声乐指导乔纳森•帕博严谨细致,在公开大师课上,他强调学员在演唱中要注意对气息的运用,掌握好呼吸与节奏的配合,“对于乐曲重复的部分,要一直保持状态,整个精气神不能散”。
语言指导特凡诺•巴尔达塞罗尼从意大利语发声方法、语音语义方面对学员们进行了重点教学,他说:“意大利语中的元音非常重要,大家应该在尽可能少的改变唇形情况下,发出饱满的意大利元音。”
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芙丽托莉对每位学员都亲自进行了示范和指导,包括声乐演唱技巧、情感以及歌唱时的表情与姿势,她耐心地告诉学员:“演唱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和平稳,因为过于兴奋或紧张都会给嗓子带来压力,影响高音部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