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本质,不唯有高深广博的知识,更有明辨清醒的智识。
最好的大学都不会自比“象牙塔”,而只会自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心脏。
大学的任务,第一是教学,第二是教学,第三是思想,然后才是科研。
大学之难,难在不畏利益,更难在不畏权势,不过,
最难之处在于:不畏万众沉溺其中的“潮流”。
如今,一点虚名就能诱惑大学,一点蝇头小利就能让大学折腰,哪里还有大学。
一敬真知,二畏良知,如此可称大学。
当代大学日渐重视“科学”,这当然是知识的盛世;但是,以牺牲人文、忽略思想来重视科学,这是文明的异化。
与才智和声望相比,大学更需要有尊严,那种尊严不是人格化的脸面,而是来自独立思想、自由意志的庄严。
大学与其他任何“知识机构”“文化组织”的不同之处是:它只追求永恒。
典范的大学人:
峻切的追问,执着的思考,耿介的性格,自由的灵魂。
大学的败坏:起初是凡庸俗媚的乱入,继而是资本权力的僭越,最后是腌臜泼才的得逞。
一切大学知识里,最珍贵的是知识创新,有此,余者皆可不提。
周传基教授评价电影产业时说:“有能耐的拍低成本片子;有智慧的拍无成本片子;废物才拍大片。”其实,大学也是如此。
什么时候大学行政敬畏教授胜过敬畏领导,什么时候就是大学元年。
什么时候一个学科开始追求思想贡献而非论文发表,什么时候就是它的学科元年。
学风不正,何谈学术?风骨不存,何谈大学?
所谓知识分子,就是关怀社会胜过一切的人。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优秀知识分子云集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