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产业评论
业内最专业、最优秀,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产业评论

李彦宏: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文化产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25-03-11 22: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4496期三川 汇文化科技

点上方蓝字「三川汇文化科技」关注并星标

近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民网发表《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署名文章。他表示,要坚决投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让“智能经济”跑出加速度;民生为大,让人工智能造福于民。


作者 |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时光
来源 | 人民网


图片

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智能”一词被提及10次,“大模型”则首次被写入。 作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同时深感责任重大。


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谈到“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在谈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时,特别提到了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对大模型广泛应用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我有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坚决投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随着大模型和生成 式人工智能的爆发,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工业、制造、能源、交通、政务等行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芯片等,都是全球科技领域最具前沿性和颠覆性的技术。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处于发展的早期,技术还在以“周”甚至以“天”的速度快速迭代。 比如,RAG技术(检索增强的生成),显著减少了生成内容的事实性错误,基本消除了大模型的幻觉,人工智能才得以在各场景中广泛应用。 推理大模型涌现出让人惊叹的深度思考能力,它将推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即“AI智能体”的落地,2025年可能会成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 原生多模态大模型,打破之前先训练单模态模型再拼接的方式,通过统一架构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原生级融合,实现对复杂世界的统一理解,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当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 为确保我们始终处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最前沿,我们必须在人工智能芯片、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上更大胆地投入,打造更好、更智能的下一代模型。 这些先进的模型,不仅人人均可免费使用,还将向企业、开发者全面开源开放,促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基础,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也在不断突破瓶颈。 今年年初,我们成功点亮了国内首个自研的P800万卡集群,未来还将进一步点亮三万卡集群,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同时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

第二、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让“智能经济”跑出加速度。 我特别注意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还首次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国家层面提出这些行动计划,就是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使中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赋能千行百业。

首先,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成本。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成本与效率的革命,是成本下降与生产力提升。 如果看“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就会翻倍而价格减半。 但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12个月就降低90%以上,远超“摩尔定律”。 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四层技术栈,即芯片、模型、框架、应用之间的端到端优化,大幅降低大模型预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迭代和成本的直线下降,我们将进入一个真正的变革阶段,迎来人工智能应用的大爆发。

其次,我们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 为什么“规模化应用”很重要? 因为重大的技术突破,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是规模化应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没有万卡集群就不会有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就不会有这次生成式AI的浪潮; 没有数以亿计的运营公里数,无人驾驶就不可能比有人驾驶安全十倍; 没有大量的AI原生应用的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就不可能真正成熟。

大模型API调用,是当前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最重要的抓手。 一方面,来自教育、招聘、电子商务、文旅等行业领域的AI应用快速增长,大模型API调用量以一年数十倍的速度迅猛增长。 这表明人工智能正在走向千行百业,推动产业的智能化跃迁。 另一方面,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类第一次让机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完成复杂任务,这一颠覆性变革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无人驾驶汽车,都将由大模型驱动,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涌现出来。 数字经济跃升到“智能经济”新阶段,并将跑出加速度。

不过,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某些行业领域,还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 比如无人驾驶,目前中国的无人驾驶仍以小规模、区域性试点为主,对车辆规模也有严格限制。 如果能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逐步扩大车辆规模,推动无人驾驶进入城市核心区域、实现全域覆盖的规模化应用,无疑将促进无人驾驶相关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第三、民生为大,让人工智能造福于民 云南怒江一个县有60万农民种旱地稻,但能教他们怎么种的科学家却数量有限。 怎么办? 如果做一个农民院士AI智能体,把院士装到手机里,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答疑解惑; 一个完全不懂直播的贵州山区果农,怎么把粉红水晶蜜柚卖出去? 用AI直播数字人,带货效果或许比真人还好......这只是人工智能改变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开始。 未来,我们将拥有超人类智力水平的AI,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拥有一位智力超群的AI律师、AI医生、AI老师,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智能社会。

当然,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岗位转换、社会治理等新挑战。 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我们始终坚守最基本的AI伦理,即“AI存在的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全新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来,比如提示词工程师、数据标注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等。 据北大国发院的一份报告,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49%、导航算法工程师增速达47%。 我们还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AI人才,尤其是懂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人才,帮助更多人加入智能产业,融入智能社会,享受智能社会带来的福祉。

图片


免费使用文化科技知识库


加入 私密社区 图片


推荐阅读
图片


主题阅读
认知革命 | AI眼镜: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重塑认知范式
文旅演艺新模式:人类导演+AI编剧+机器人演员
深圳发布人工智能重磅计划:明年AI企业数量超3000家

推荐收听
当AI卷入综艺赛道,会激发何种想象?
深度伪造:AI“变脸”成隐私与财富的“掠夺者”
独家报告:透视全国170座城市300余个文旅元宇宙政策
重磅 | 两万字报告:从国家级到省级,150个元宇宙政策大盘点
苏州文博会何以“国际风、江南韵、创新潮”
20份研报集萃: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景洞察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三川汇文化科技】已运维4000多期(持续十多年,跨越4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三川汇文化科技】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三川汇文化科技」,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