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一个产品看起来并不可靠的甲方,找到了一个刷数据的博主,给一个审核不负责任的MCN交了一笔费用。
继KOL、KOC的概念之后,营销圈里激烈的口水战再一次刷屏到圈外。核心的问题还是甲方乙方那点事儿。跟KOC还停留在概念之争不同,这回的争论焦点,实实在在跟金钱往来相关,因此更显得拳拳到肉。在某个层面上,因为涉及微博这个超级App和数据造假问题,它也跟所有人都相关。
流量造假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凭借其泼辣的文风,还是刷屏了。发布文章的公众号为“创业途中的奇闻趣事”。文章作者自称“深圳的创业青年”,在为公司产品“e飞暖宫宝”做广告投放时,接触到蜂群传媒,选了一位粉丝380万的时尚博主“张雨晗YuHan”,以往的视频和图文浏览量在100万左右,正面评论数也能上千。该文章控诉,“e飞暖宫宝”广告播放出来49分钟后,观看量达到12.1万,点赞上千,评论和转发过百,但其产品的销售数据增长为零,进店数停留在个位数,广告费打了水漂。此事发酵后,微博和蜂群传媒都做出了回应。10月17日上午11时许,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称,现已暂停“张雨晗YuHan”的商业接单功能。公告还称,该帐号在微博平台原发推广该条商业内容的报价为3070元。随后,蜂群文化公众号也对此事进行回复,称与粤苏公司的合作款项为47500元,其中包含直接费用微任务成本3070元,拍摄制作及内容原创成本28500元。蜂群传媒并未对转化率做出承诺,粤苏科技的文章是“恶意诋毁、恶意诽谤”。但最最关键的刷量问题,蜂群传媒的声明里没有正面回应。在新媒体圈,对数据造假从业者早就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说是个相当“复古”的话题。“所谓的新媒体,就是博主、MCN公司、平台以及甲方市场部,一起用各种手段骗老板钱的故事。”公众号“雷叔电影”针对此事如是评论。水多的地方鱼也多,刷量已成为庞大的产业。据财新网此前估算,国内目前刷量平台至少有1000多家,其中头部的100家每月流水超过200万元,从业者累计达900多万。第三方监测平台秒针系统《互联网广告异常流量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异常流量的占比为30.2%,品牌广告因异常流量造成的损失超过260亿元。其中,垂直媒体中的的母婴、汽车、时尚资讯类别是异常流量的重灾区。![](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icyPhNHD5vZQrXIs2IuPGSCicibft93K7LtvTFkTBRiamx6ibgG1OrtZwhx5NaH1IJQkW73vRaYuVbnBgLR3eVbLzw/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icyPhNHD5vZQrXIs2IuPGSCicibft93K7LmZ7EiaqKRy8zfAcVrOGwiatVV5FZr4UdU4gpRrLwh61SlibkOK99Pf3jg/640?wx_fmt=png)
数据来源:互联网广告异常流量报告
其实,品牌方不像刷量从业者想象的那般“人傻钱多”:早在2017年,宝洁全球CBO(首席品牌官) Marc Pritchard就指出,“在一个不透明的媒体供应链中,我们的广告投入存在极大浪费,存在着虚假流量、广告欺诈的情况。”宝洁大中华区媒体及品牌运营总裁、电子商务总裁许敏也提到过,2016年中国数字广告市场全年无效流量超过30%。
“这种现象跟一些国际大品牌的决策流程有关系。”专注博主数据研究的阿尚叔对36氪表示。据他介绍,一些跨国时尚奢侈品强调“高大上”的调性,亲和力欠佳,本身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并不强;但品牌又希望有高曝光、高互动,因此市场部的人员存在对刷量行为视而不见的现象。而对于预算有限的企业来说,黎贝卡、李佳琦的广告费望尘莫及,但对高曝光又十分渴望,那么假粉丝多、价格便宜的“注水博主”就成了最合情理的选择。“至于真假博主,有的人不会分辨,有的人懒得分辨,有的人装作不会分辨,有的人与造假者联合。”阿尚叔说。数据失真对平台方来说也是损失:微博的商业价值受到影响,Q1广告增长仅为12.6%,比去年同期下滑了66.3%;Q2广告同比增长仅为0.2%,是微博上市以来的增长最低速度。而这一阶段,微博的日活用户却同比增长了13%。这意味着,微博单个用户的商业价值越来越低。但在处理流量泡沫这件事上,微博却进退维谷。微博上聚集了3万娱乐明星,40多万KOL,在商业变现上微博非常依赖他们。这与微博的盈利模式有关——博主发布广告要通过微博官方的“微任务”系统,收益与微博进行分成。![](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icyPhNHD5vZQrXIs2IuPGSCicibft93K7LvGHKK26hqdoPgARiaowj7ib58F8oLLJKicb56iasdfWR2PN62awBg9ZyNw/640?wx_fmt=png)
“微博很大一部分收益来源于微任务。微任务其实就是从达人身上赚钱,达人的报价越高挣的钱越多,微任务的收入就越高,他们利益本质上是一体的。”公众号“姜茶茶”则给出了这样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