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覃汉研究笔记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对外分享交流平台,力求为您提供最及时、最深入、最前瞻的独到见解和观点。新团队,新起点,欢迎关注我们,见证我们的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  10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昨天  
节点财经  ·  2025春节档用103亿票房宣告:中国电影杀 ...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覃汉研究笔记

【国君固收】理财新起点:同业缩水、套息式微、回归实体

覃汉研究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27 07:15

正文

笔者注:真正的“妈”来了,大家跟我一起念:观音菩萨保佑,跨季平安,安心过节...



导读: 理财狂飙时代落幕,增速在历史上首次低于M2和社融,16年爆发式增长的同业理财大幅净收缩,股份行和中小行理财剧烈放缓,资金空转风险下降,监管冲击弱化,理财投向实体扩张,投向债券、非标萎缩,套息结构结构,脱虚向实加速。金融内生于宏观经济,在经历严监管后,从中期看,从理财配置到债市核心逻辑,都在回归基本面。




每日观点


中债登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上半年)》,对2017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进行总结:

繁荣时代终结,理财增速首次低于M2和社融。 2017 上半年,全国银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 11.92 万只,累计募集资金 83.44 万亿(与 16 年同期基本相近),理财余额达 28.38 万亿,较年初净收缩 2.3% ,较 4 月末锐减 1.9 万亿,同比增速降至 8% ,历史上首次低于 M2 和社融增速。

股份行和中小银行理财增速大幅放缓。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3% 8.4% 17.4% 12.5% ,分别较 16 年全年同比增速猛降 5.8 15.3 25.9 67.7 个百分点,理财增速大幅放缓至与银行总资产增速相一致的水平。过去不少存款缺乏的中小型银行主动负债发行理财,再通过主动投资或委外方式加杠杆扩张资产负债表,从最新理财数据看出,监管压力之下中小银行扩表速度大幅放缓。

严监管下同业理财剧烈收缩,资金空转风险正在消退。 事实上, 16 年理财余额新增 5.55 万亿,当年新增同业理财就达 3 万亿,占新增总量超过 54% 。而 2017 上半年,银行专门向银行同业、证券、保险等销售的同业理财表现为余额和占比双降,余额较年初锐减 2 万亿,下降 31% ,连续 5 个月环比收缩,占比下滑 7 个百分点至 16.2% ,标志着银行资金空转风险正在大幅调整消退,严监管和偏高的资金成本倒逼原有套息交易结构明显解构,我们预测,到年末同业理财规模有望再下降 1 万亿缩水至 3 万亿以下,较年初峰值腰斩,金融去杠杆取得较明显成效,未来监管风险的边际影响趋向减弱。

银行理财在资产配置上固收类、非标占比下降,权益等其它类资产占比或明显上升,风险偏好提高。 理财配置固收类(债券、现金存款、拆放和买返、 NCD 等)占比 69.19% ,达 19.63 万亿,余额和占比均较年初下降(测算总额缩减 1.7 万亿,占比下滑 4.3 个百分点),其中,债券占比微降至 42.5% ,规模缩水近 6500 亿。此外,理财投资非标规模和占比也双双下跌,存量缩水 5000 亿至 4.58 万亿,占比下滑 1.4 个百分点至 16.1% ,我们认为,资产结构的变化与同业理财大幅下降密切相关,同业理财主要配置到以固收为主的债券和非标上,随着规模收缩和到期不再续作,相应资产端也只能被动回表或收缩需求。 2017 上半年,理财投向权益、公募等其他类资产占比大幅提高,在债市慢熊、非标去杠杆的金融环境下,银行只能提高风险偏好、爬升风险收益曲线以获取更高收益率。

仍是信用债最大持仓主体,但信用债与利率债投资双双下降,利率债缩水尤为剧烈。 从理财的债券投资来看, 2017 上半年债券投资总额达 12.06 万亿,较年初下降近 6500 亿。其中,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和政府支持机构债)占比 7.71% ,与年初相比下滑接近 1 个百分点,投资总额缩水 3363 亿至 2.19 万亿,降幅达 13.3% ;而信用债占比下滑 0.3 个百分点至 34.8% ,投资额从 10.2 万亿下降至 9.88 万亿,降幅为 3%

理财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扩张,严监管下资金脱虚向实加速。 截止 2017 上半年,共有 20.93 万亿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权益等投向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之比达 73.42% ,较年初和 16 年同期大幅提高 6 13 个百分点,总额和占比均创下历史新高。可见本轮严监管对理财投向债券、非标等金融市场加杠杆、加通道等业务负面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实体信用冲击影响可控,资金脱虚向实加速,反映出广义信贷周期收缩幅度偏慢、实体融资需求相对强劲,银行理财的收益来源从 15-16 年以资本市场等金融交易为主,正在回归实体经济。 金融内生于宏观经济,在经历上半年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后,从中期来看,从资管理财配置到债市核心逻辑,都在回归基本面。

【每日市场回顾】

【货币市场:资金面延续紧张态势】

资金面延续紧张态势 昨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500亿逆回购操作(14天400亿,28天100亿),逆回购到期1300亿,资金净回笼800亿。隔夜利率上行17bp至3.06%,7D利率上行18bp至3.62%,14D利率上行14bp至4.58%。长端Shibor1M上行1bp至4.01%、3M维持在4.36%。交易量较上个交易日有所减少,其中隔夜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058.37亿,7D减少45.51亿,14D增加1132.18亿。交易所资金GC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113bp至6.42%,GC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85bp至6.31%。

人民币继续贬值。 截至昨日20:00,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上行155bp至6.6360;美元兑人民币离岸即期上行132bp至6.6252,低于在岸108bp;离岸人民币12个月远期汇率为6.7744。

【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普遍上行】

一级利率债发行需求仍然较旺 昨日发行国开270亿,1Y、5Y、10Y国开债加权中标利率分别为3.7843 %、4.1750%、4.1553%,分别低于前日二级市场利率12bp、9bp、4bp。1Y、5Y、10Y国开债投标倍数分别为2.27、3.17、2.94倍。

二级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除了国债1Y下行2bp至3.45%以外,其余期限收益普遍上行。国债5Y上行2bp至3.62 %、10Y上行2bp至3.62%。进出口债1Y上行2bp至3.97%、5Y上行1bp至4.35%、10Y上行2bp至4.37%。国开债1Y上行4bp3.94%、5Y上行1bp至4.27%、10Y上行1bp至4.21%。

10 年期国债期货下跌 5年期国债期货上涨,主力合约TF1712收于97.645,较前一交易日保持不变;TF1803收于97.840元,上涨0.04%;TF1806收于97.820元,上涨0.09%;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主力合约T1712报收95.225元,下跌0.03%。

【信用债市场:短端收益率上行】

短端收益率上行 昨日短融交投活跃,主要参与机构类型为基金和银行,成交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内和6个月左右的AAA短融产品。中票交投清淡,保险、基金和券商资管为主要买盘。企业债交投较为活跃,基金、券商、保险和券商资管均有参与。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1Y上行4bp至4.55%,3Y维持在4.62%,5Y维持在4.73%。成交活跃的公司债中,AAA级的16鲁焦01收益率上行0.40bp;AA级的16合盛01收益率上行32.08bp。

短端信用利差走扩 1Y各评级信用利差均上行4bp,3Y 、5Y各评级信用利差均与上一交易日持平。其中,1年期AA及以上品种信用利差均处于09年至今33%-47%分位数水平,3年期AA及以上品种信用利差均处于9%-25%分位数水平,5年期AA及以上品种信用利差均处于8%-25%分位数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