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人们喜爱的野生动物。它体形庞大,动作迟缓,食草为生,看起来憨厚驯良。试问,谁不喜爱这沉默的“大块头”呢?
最近,博茨瓦纳政府宣布一项新的法令,解除该国维持多年的“狩猎禁令”。这让很多大象喜爱者愤怒。博茨瓦纳是大象最多的国家,也是大象栖息最安全国家。如今,这个宁静的非洲国家不再是大象的安乐窝。
批评者指出:禁令一开,来自全世界的有钱人将涌进来,将枪口瞄准安静的象群。为了赚钱,当地政府已经将大象生命标价卖出去。
大象这么可爱的动物,怎么能射杀呢?野生动物不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吗,怎么能出售牟利?有钱了就能乱杀野生动物,这些人冷血变态吧?
不过,也有人欢迎这项政策。那就是博茨瓦纳当地民众。
博茨瓦纳人对大象并不陌生。他们不把大象当作朋友(非洲象可比亚洲象凶猛得多,至今无法驯养),也没将大象视为“神物”。在当地人眼中,大象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幸好大象不是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因此村民和大象总体和平相处。
博茨瓦纳北方是一片盐碱沼泽地,水草茂盛,是大象的乐园。博茨瓦纳的多数人口住在东部和南部,居住相对集中。这个国家两百多万人,人与大象隔离生活,基本相安无事。
随着时间流逝,情形发生了一些变化:博茨瓦纳的大象越来越多。
博茨瓦纳全国有大象16万头,占非洲象总量的三分之一。它们大部分生活在北方湿地——这里很早就建成了国家保护公园。非洲象食量惊人,平均每头成年象每天要吃掉数百公斤食物,每年消费草料上百吨。非洲象在当地没有天敌,又受特别的保护,数量不断增加。在北方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于是它们经常成群结队觅食,向南方渗透。
有统计显示,在博茨瓦纳政府迫于国际压力,对大象严格保护之后,该国大象的数量按年均5%速度增加,超过了人口增长率。1993到2003年这10年,从北部往南迁徙的大象增加了24%。人类生活的领地开始遭到大象“入侵”。
以2005年为例,博茨瓦纳发生了一千多起人象冲突事件,多数发生在庄稼地和人类取水点。大象给农业生产和当地脆弱的水利设施造成破坏,当地人会反击,大象也不再温驯。有时还会发生象群袭击人类的事件。
“人象矛盾”不是博茨瓦纳特有的现象。在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云南,人类和大象的冲突很常见。早期是象群袭扰村庄、袭击村民,后来发展到大摇大摆闯进镇上觅食。外人看起来颇为有趣,本地人却不胜困扰。
法律有规定,对于擅闯进来的大象只能驱赶,不能伤害,大象们也有恃无恐。它们对人类种植的甘蔗林非常喜爱,经常成群结队下山,祸害庄稼。一些村民痛恨至极,会在甘蔗地投毒,这加剧了人和大象的冲突。
大象造成经济损失,地方政府会给村民补偿。象群出没的地区,政府甚至会给村民补贴,鼓励他们搬离,给野生动物划出生活空间。这项政策在云南当地,被称为“生态移民”。
非洲象的脾气比亚洲象暴躁,造成的损害也更严重。博茨瓦纳政府没有能力为大象之害买单,只能教导民众采取自保措施。比如在农地周边拉电网、种植红辣椒,甚至尝试养蜂。要知道,蜜蜂是大象最讨厌的昆虫。
这些做法的效果都不大。北方大象还在往南渗透,遇到干旱年份,它们甚至会穿过这个国家,迁徙到南非,第二年再从南非迁徙回来。博茨瓦纳为野生动物建立专门的“迁徙走廊”,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大象是博茨瓦纳宝贵的自然资源,当地人民却要承受“大象之害”,此外还有管理上的成本。在博茨瓦纳,民众可以交易象皮和象毛,象牙交易需要特许,并且严禁为了获取象牙而猎象。个人拾到象牙,要向政府部门登记,才可以自己保存,但是不得转让和出售,否则要被没收。为此博茨瓦纳政府收缴了数十吨象牙,这些象牙价值不菲,卖也不是,销毁也可惜,所有人都无法获利。
更糟的是,对大象的盗猎非常猖獗。盗猎者多数来自赞比亚、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南非,他们穿越边境进入博茨瓦纳,猎杀大象,割取象牙,有时连大象肉都不放过。
博茨瓦纳政府为此组建了全副武装的“护象队”,并拥得射杀盗猎者的权力。仅2015年,单单来自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的盗猎者,就有超过50人被射杀。
盗猎者往往不是穷凶极恶之徒,而是邻国普通民众。博茨瓦纳人对保护大象没什么热情,一些村民甚至给外国盗猎者充当向导和耳目,给他们通风报信。“武装护象”进行得并不顺利。2018年5月,博茨瓦纳取消了这项极具争议的政策,不再给“护象队”射杀的权力。
在非洲,对大象形成威胁最大的,不是贪婪的欧美和亚洲盗猎者,而是本地人的贫穷。博茨瓦纳大部分邻国都很贫穷,“吃大象肉”很寻常。曾有媒体曾报道,一头大象倒毙在草原,当地人发现后鸣锣召唤,村民们一拥而上,只花一小时就将象肉割尽,骨架都不剩。
在很多非洲人眼中,驱赶烦人的象群,将它们杀死,改善伙食,这些比环保教条有吸引力。没有国际象牙市场,当地人也不会热爱大象——当然,象牙交易确实让诱惑变得巨大。
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为何不是其他国家,而是博茨瓦纳拥有最多大象。地理因素以外,还有经济上的原因。
独立后的博茨瓦纳,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如今跻身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这个国家的饥饿现象已被消灭、民众生活小康,政府有财力建设保护公园,大象因此变得安全。发展经济是最好的保护手段,这在其他国家也早有明证。
大象被保护起来,数量不断增加,对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而言,当然是很好的消息。对博茨瓦纳人民来说,他们倍感头疼。一方面他们要受大象袭扰之苦,还要为打击盗猎、管理象牙而付出成本。博茨瓦纳拥有大量象牙资源,却得不到好处。
此外,保护大象的国际组织盯得很紧,他们经常深入这个国家,用无人机拍摄,还把照片发到国际媒体,指责当地政府失职。如此“监督”让当地政府非常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