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梨:我们留下的一切痕迹,都是智能体的食物,但我更希望那是构成它们dna的嘧啶和嘌呤
《数字幽灵》
(德)韩炳哲
卡夫卡早就把书信看作一种反人性的交流媒体。他认为,书信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灵魂错乱。在给米伦娜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怎么会有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书信彼此交流!人们可以思念一个远方的人,可以触碰一个近处的人,除此以外的一切都超出了人类的能力。”在卡夫卡看来,书信是与幽灵的交流。写在纸上的亲吻不会到达它的目的地,它会在半路上被幽灵捕获,被它们攫取。这种基于邮政的交流只不过是在为幽灵提供食物。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食物,幽灵的数量增加到闻所未闻的水平。人类要与其抗争,因此发明了火车和汽车,以便“尽可能地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幽灵作祟”,并且实现“自然的交流”和“灵魂的安宁”。但是无奈对手过于强大,它们在邮政之后又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最后,卡夫卡得出结论:“幽灵不会饿死,而我们将会被消灭。”
现在,卡夫卡所说的幽灵又发明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邮件、推特、脸书和谷歌眼镜。卡夫卡会说,新一代的幽灵,也就是数字化了的幽灵,变得更加贪婪、更加无耻、更加喧闹。数字媒体难道不是真正地“超出了人力的范围”么?难道它不会导致幽灵数量无法控制地迅速增长么?有了数字媒体之后,我们难道不是真的已经渐渐忘了,如何去思念一个远方的人,触碰一个近处的人么?
物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幽灵。以往默默无语的物品现在开始讲话。不受任何人力干涉就能自动进行的物品之间的交流将为幽灵提供新的养分。这种交流如同受到了鬼怪的操纵,并且因此而让世界显得更加阴森恐怖。也许,总有一天数字幽灵会让世界上的一切都失控。E. M. 福斯特的小说《机器停转》正是预言了这种灾难——成群的幽灵毁灭世界。
交流的历史可以被描写为石头的错觉加重史。以光速发送信息的视觉媒体最后终结了交流的石器时代。就连硅这个字都让人想起拉丁语中代表“卵石”的silex一词。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论中常常会出现石头。海德格尔喜欢用它来代表“单纯之物”,说它是去除了可视性的物。在其早期的一次讲座中,海德格尔指出:“一个单纯之物,一块石头,是没有光的。”10年之后,他又一次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石头承载并表达它的重量。但是当这种重量转而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它拒绝屈从于任何一种渗入。”作为物的石头是透明的对立面。它属于大地,属于土地的法则,并且代表着隐藏和封闭。如今,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失去其意义。它委身于信息。但是信息却为幽灵提供了新的养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具体表达并不是物,而是信息。我们的环境显然变得更加不稳定,更加迷雾重重,更加鬼祟。”
数字交流的方式不仅如幽灵般鬼祟,也如病毒般扩散。因为它直接在情感或者情绪层面上进行,因此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传染就是一种后诠释学意义上的交流,它不用交流者去读或者去想任何内容。它不以仅能有限加速的阅读为前提。一条信息,或者一个内容,即使它非常不重要,也能在网络中如同瘟疫或流感一样迅速地大范围扩散。其中不承载任何意义之重。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媒体有这种病毒式传染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书写媒体太过惰怠。
与石头和城墙一样,秘密也属于土地的法则。它与信息的加速生产和扩散水火不容。它是交流的对立面。数字的拓扑学由平的、滑的、开放的空间组成。与此相反,秘密喜欢有缺口、地牢、暗室、沟槽和鼓胀的空间,并且用这些来阻滞信息的扩散。秘密偏爱静默。因此,秘密之事和鬼祟之事有所区别。与轰动性事件一样,幽灵般的交流依赖于看和被看。因此幽灵是喧闹的。吹过我们房间的数字风也是如同幽灵一般的:“不管怎样,风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就好比土地之于定居者。……其中……有些……鬼怪的意味。风是鬼祟的,不可捉摸的,它驱动着游牧民族前进,后者要听它的号令。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经验,它可以呈现为计算和运算。”高度的复杂性让数字的物变得鬼祟,变得无法控制。但复杂性不是秘密的特征。
透明社会有其背面和反面。从某种角度上讲,透明社会就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或者下面就是没有任何透明性的幽暗空间。例如暗池交易就是指金融产品的匿名交易。金融市场上的这种高速交易究其终极就是和幽灵的交易,或者说是幽灵之间的交易。彼此交流,彼此斗争的是算法和机器。如果卡夫卡还在,他会说,贸易和交流的这些幽灵般的形式已经“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它们会导致无法预测的鬼祟事件发生,例如闪电暴跌。如今的金融市场也培育出了魔鬼,凭借着高度的复杂性,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干坏事。暗网的名字就叫作门(Tor,德语“门”的意思),在这扇门里,人们可以完全匿名游走。它就是网络中的数字深海,没有任何的透光性。随着透明度的增加,黑暗也在滋长。
(选自《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德)韩炳哲
卡夫卡早就把书信看作一种反人性的交流媒体。他认为,书信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灵魂错乱。在给米伦娜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怎么会有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书信彼此交流!人们可以思念一个远方的人,可以触碰一个近处的人,除此以外的一切都超出了人类的能力。”在卡夫卡看来,书信是与幽灵的交流。写在纸上的亲吻不会到达它的目的地,它会在半路上被幽灵捕获,被它们攫取。这种基于邮政的交流只不过是在为幽灵提供食物。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食物,幽灵的数量增加到闻所未闻的水平。人类要与其抗争,因此发明了火车和汽车,以便“尽可能地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幽灵作祟”,并且实现“自然的交流”和“灵魂的安宁”。但是无奈对手过于强大,它们在邮政之后又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最后,卡夫卡得出结论:“幽灵不会饿死,而我们将会被消灭。”
现在,卡夫卡所说的幽灵又发明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邮件、推特、脸书和谷歌眼镜。卡夫卡会说,新一代的幽灵,也就是数字化了的幽灵,变得更加贪婪、更加无耻、更加喧闹。数字媒体难道不是真正地“超出了人力的范围”么?难道它不会导致幽灵数量无法控制地迅速增长么?有了数字媒体之后,我们难道不是真的已经渐渐忘了,如何去思念一个远方的人,触碰一个近处的人么?
物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幽灵。以往默默无语的物品现在开始讲话。不受任何人力干涉就能自动进行的物品之间的交流将为幽灵提供新的养分。这种交流如同受到了鬼怪的操纵,并且因此而让世界显得更加阴森恐怖。也许,总有一天数字幽灵会让世界上的一切都失控。E. M. 福斯特的小说《机器停转》正是预言了这种灾难——成群的幽灵毁灭世界。
交流的历史可以被描写为石头的错觉加重史。以光速发送信息的视觉媒体最后终结了交流的石器时代。就连硅这个字都让人想起拉丁语中代表“卵石”的silex一词。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论中常常会出现石头。海德格尔喜欢用它来代表“单纯之物”,说它是去除了可视性的物。在其早期的一次讲座中,海德格尔指出:“一个单纯之物,一块石头,是没有光的。”10年之后,他又一次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石头承载并表达它的重量。但是当这种重量转而施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它拒绝屈从于任何一种渗入。”作为物的石头是透明的对立面。它属于大地,属于土地的法则,并且代表着隐藏和封闭。如今,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失去其意义。它委身于信息。但是信息却为幽灵提供了新的养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具体表达并不是物,而是信息。我们的环境显然变得更加不稳定,更加迷雾重重,更加鬼祟。”
数字交流的方式不仅如幽灵般鬼祟,也如病毒般扩散。因为它直接在情感或者情绪层面上进行,因此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传染就是一种后诠释学意义上的交流,它不用交流者去读或者去想任何内容。它不以仅能有限加速的阅读为前提。一条信息,或者一个内容,即使它非常不重要,也能在网络中如同瘟疫或流感一样迅速地大范围扩散。其中不承载任何意义之重。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媒体有这种病毒式传染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书写媒体太过惰怠。
与石头和城墙一样,秘密也属于土地的法则。它与信息的加速生产和扩散水火不容。它是交流的对立面。数字的拓扑学由平的、滑的、开放的空间组成。与此相反,秘密喜欢有缺口、地牢、暗室、沟槽和鼓胀的空间,并且用这些来阻滞信息的扩散。秘密偏爱静默。因此,秘密之事和鬼祟之事有所区别。与轰动性事件一样,幽灵般的交流依赖于看和被看。因此幽灵是喧闹的。吹过我们房间的数字风也是如同幽灵一般的:“不管怎样,风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就好比土地之于定居者。……其中……有些……鬼怪的意味。风是鬼祟的,不可捉摸的,它驱动着游牧民族前进,后者要听它的号令。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经验,它可以呈现为计算和运算。”高度的复杂性让数字的物变得鬼祟,变得无法控制。但复杂性不是秘密的特征。
透明社会有其背面和反面。从某种角度上讲,透明社会就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或者下面就是没有任何透明性的幽暗空间。例如暗池交易就是指金融产品的匿名交易。金融市场上的这种高速交易究其终极就是和幽灵的交易,或者说是幽灵之间的交易。彼此交流,彼此斗争的是算法和机器。如果卡夫卡还在,他会说,贸易和交流的这些幽灵般的形式已经“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它们会导致无法预测的鬼祟事件发生,例如闪电暴跌。如今的金融市场也培育出了魔鬼,凭借着高度的复杂性,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干坏事。暗网的名字就叫作门(Tor,德语“门”的意思),在这扇门里,人们可以完全匿名游走。它就是网络中的数字深海,没有任何的透光性。随着透明度的增加,黑暗也在滋长。
(选自《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