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把叔设为
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看文
后台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好梦
文 / 在风
订阅号 /
莫问大叔(id:mowends)
人这辈子,最怕父母突然缺席
昨天,邓超和他的父亲一起上了热搜。
原因是邓超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早上刚去看了父亲,给他听了两首写给他的新歌,然后又陪父亲喝了他喜欢的冰啤酒,并告诉父亲他就是自己拍电影的灵感。
而令人深感疑惑,又恍然大悟的,是最后一句:
“我会为你在观众席留个空座位,希望你喜欢,爱你爸爸。”
一开始,大家都没想太多,以为邓超和平时一样在搞笑。
但是翻完他之前的微博,才发现,
他的父亲已经离世多年了。
而从那之后,邓超每次想父亲时,都会试着拨通父亲的电话号码,哪怕知道是令人沉默的空号,但也会觉得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
其实对于父亲,邓超心里始终带着遗憾。
因为年轻时的邓超很叛逆,也经常与父亲吵嘴,但是后来父亲得了癌症,他才渐渐明白过来:
人生无常,很多事都等不及。
所以他在脚踝处纹了个太阳的纹身,里面有父亲的名字,他说父亲就像太阳一样照耀他,父亲去世了,他走的每一步,都要和他一起见证。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其实人到了20多岁后,会越来越孤独,因为上帝会开始陆续拿掉你的一些东西,比如亲人,比如梦想……
起初你是没什么感觉的,但是后来你会发现,很多的再见都是最后一面。
有些人是离开之后
才会发现那个人有多珍贵
记得今天过年,演员谭松韵“突然消失”了几十天:没有发微博,也没有任何消息,很多人还笑称“是不是要凉了”。
直至过了快一个月后,大家才发现,跨年夜那晚,谭松韵的母亲遭遇了车祸,抢救20多天,还是遗憾离世了。
有个细节特别戳心,就是谭松韵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去医院陪妈妈,并在病床前祈祷:
“妈妈,只要你能醒过来,我愿意拿一切去换。”
是的,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谭松韵经纪人方小叶微博截图)
不禁想起去年,马天宇发了一条微博,感慨“自己与父母的缘分,真的太浅了。”
当时有评论说他矫情,殊不知就在前一周,他的父亲不幸病故了;更久远的,早在5岁时母亲已经去世了。
没有人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话语背后,都掩藏着怎样的悲痛和遗憾。
就像岳云鹏当年在德国演出时一样。
当时他突然想起刚去世的父亲,他特别遗憾自己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于是在演出时,岳云鹏像个孩子一样,不禁崩溃……
有句话特别扎心,也特别真实:
当我们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
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有些人是离开之后,才会发现那个人是自己的最爱。
我们到底还能陪父母多久?
我们到底还能陪父母多久?
中国青年报用一组数字,警醒了无数人:
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不到7天……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一整年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足3天。
所以颜如晶在《奇葩说》中道:“父母是孩子前半生的唯一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的唯一观众。”
这话细细想来,尤为刺痛。
因为生活,比你想象中要残酷。
因为
你越来越大,父母能给的越来越少。
他们腿脚已经不灵便了,他
们经常
忘这忘那,他们在你面前越来越小心翼翼了,孤单把他们的世界挤得越来越小了……
正如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说:
人生短暂,
为人父母都是有期限的。
可是,仔细一想,为人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