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抽象概括的能力非常重要。
前些天我看到一个对漫画师蔡志忠地访谈,有一段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好,大概内容是说:当人的境界很低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觉得看到的东西不大一样,好像站在了山脚下,你看到一块石头,看到一棵树的视野都是有限的;而站在半山腰的时候很多都是一样的,但也有不同;而当你到了山顶,几乎站在这里的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道理和设计师的发展阶段有些相似,当你是一个设计新手的时候,你做的每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项目,今天设计的是一个个人主页,明天设计的是一个外卖APP,你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设计新的东西;
当你变成一个稍微高级点的设计师就会发现,你开始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共性,会有一些自己的设计方法,无论是设计构架、还是竞品分析你都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
而超级厉害地设计师,他便可以从诸多不同的设计项目中抽离出通用的模式,看到设计本质的东西,就是道。所以经常总结和回顾,抽离出本质地东西运用到各种事物当中的能力非常重要。
其次是高级一些地洞察力。交互设计的是什么?是人的行为。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可能是一些认知和习惯,而认知和习惯的背后其实就是心理和动机。
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做这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这种抽象的逻辑可能会从一些心理学书籍中看到,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个人习惯,一种对细微事物的观察。
比如作家村上春树他在文章中塑造地一些人物,你会从他的描述和言语里感觉到人物是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它可以被具象化。
这是因为作家本人地观察力非常的细微且通过文字精准地表达了出来,这是观察力很好的作家。而观察力很好的设计师同样需要及时的洞察很多生活中地问题,比如滴滴服务,你是否每次打车的时候都会观察司机的操作,是否能从他的表情或者操作中感觉到:他对界面的使用是充满疑惑还是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