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墨香中华
一磬砚,一柱墨,戗金“墨香研透写中华”! 我们的追求: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播撒现代文明之花,让书斋里的精华香飘天下! 我们的宗旨:推崇原创中国、文化中国!共建文明中华、墨香中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墨香中华

纪念泰戈尔 |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墨香中华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5-07 06: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墨香中华 ”可以关注我哦



2017年5月7日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诞辰156周年,他的诗作或许你听过不少,“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因诗集《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并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文化的代表。

泰戈尔与中国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今天,我们不妨来回顾下那些经典的故事。


中国情结



1881年,20岁的泰戈尔发表著名论文《在中国的死亡贸易》,严厉谴责英国在中国倾销鸦片。用文字这种特殊的武器,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1916年,泰戈尔访日期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演讲,公开谴责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山东的恶劣行径。

1938年,为支持中国抗战,泰戈尔曾以五百卢比发起捐款活动,并书写长信《致人民书》,鼓舞士气。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泰戈尔: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访华旅程



泰戈尔三次访问中国,开启二十世纪初中印文化交流。

1924年,接受梁启超等人讲学社的邀请,泰戈尔来到中国访问。泰戈尔访华历时一个半月有余,回国后将在华期间发表的多次演说编辑成册,于1925年以《在中国的演说》为题出版。

1929年3月,在借道去美国和日本讲学之际,泰戈尔第二次来到了上海,由郁达夫和徐志摩同往码头迎接。

1929年6月,泰戈尔访欧归来,探望徐志摩夫妇,入住徐志摩家中。


经典作品


生如夏花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

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

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忍耐


如果你不说话,

我将用你的沉默填满心房,并忍受它。

我将静静地等候,

像黑夜中彻夜不眠的星星,

忍耐的低首。


黎明一定会到来,

黑暗终将逝去,

你的声音将注入金泉,

划破天空。


那时你的语言,

将在我的每一个鸟巢中生翼发声,

你悦耳的曲子,

将怒放在我的丛林繁花中。



当时光已逝


假如时光已逝,

鸟儿不再歌唱,

风儿也吹倦了,

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盖上,

如同黄昏时节你用睡眠的衾被裹住大地,

又轻轻合上睡莲的花瓣。


路途未完,行囊已空,

衣裳破裂污损,人已精疲力竭。

你驱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

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

如花朵般焕发生机。

在你慈爱的夜幕下苏醒。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我看望了一夜,现在我脸上睡意重重。

只恐我在睡中把你丢失了。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我惊起伸出双手去摸触你,

我问自己说:“这是一个梦么?”

但愿我能用我的心系住你的双足,

紧抱在胸前!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贺墨香中华两周年


女人芳华

女人芳华,女人的味道


来源:唐诗宋词元曲


温馨提示:如有侵权请 您告知,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 (来源:墨香中华 微信:moxiangzhonghu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