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China丨Tech to play ... ·  昨天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2 天前  
求是网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3 天前  
政事堂2019  ·  山海万里路,不凡少年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我的余额

唐韧  · 公众号  ·  · 2024-12-16 13: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丽江白沙古镇的旅居体验及感悟,包括风景欣赏、产品思维、投资失败后的反思以及个人成长和提升的观念分享。作者还提到了对人生余额的理解以及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在丽江白沙古镇的旅居体验。

作者分享了在丽江拍摄的原片,并描述了当地的风景,如日照金山和雪山前的人生时刻。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在此地旅居工作的感受,以及在线完成工作的便利。

关键观点2: 作者的产品思维与认知。

作者通过分享自己在产品领域的经验,强调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方法、思维和认知的价值。作者认为这是在做产品和投资中最重要的收益。

关键观点3: 作者的投资失败及其反思。

作者分享了自己投资EOS失败的经历,并从中反思了自己认知偏误导致行动谨慎的失误。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知识和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到了知识付费与个人提升的关系。

关键观点4: 作者对人生余额的理解。

作者通过分享自己对人生余额的理解,强调了及时满足与延迟满足的平衡,以及利用个人余额来提升人生体验质量的策略。


正文

这几天都住在丽江白沙古镇这边,拍了很多我觉得挺好看的原片,之后单独写一篇云南游记跟你们分享。


以前总听说彩云之南,这次来了才真正体会到,云南是有颜色的。


就像这种照片,路边直接一拍就是大片。



还有这种,很多人想看的日照金山。



以及这种,雪山前的人生时刻。


我还会在这待两天,也算是完整体验了一把旅居工作的感觉。

我实验了一下,风景没少看,工作没耽误,只要有电脑有电话,一切都是在线完成。

就好比跟合作公司开产品评审会,他们面对的是写字楼办公室,我在远程面对的是雪山,就连原本要撕逼的心情都变得平和很多。


如果说人生有余额的话,那我这几天消耗的就是高质量余额。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如果所料,也有不少读者对我的余额更感兴趣。

不过就像我说的,在这件事中我赚的是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以及对事物判断的思维和认知,因为那才是值钱的东西。

包括做产品也是一样的,大多数产品经理没有自己的成名作,甚至做失败过很多产品,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方法、思维和认知才是值钱的东西。

再跟你们分享一个我的投资失败。

除了比特币,我还买过其他的,比如 EOS,这玩意儿可是把我给坑大了,懂的都懂。

当时踩坑的原因就是犯了一个认知上错误,只听不想。

听身边人谈论,听别人的说法,听市场的声音,唯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冲动之下就下手了。

亏是铁定的,那这种体验让我对同类事物产生了一种统一认知,觉得都不靠谱,所以行动就变谨慎了,以至于中断了对比特币的定投。

很明显,这是一个失误,或者说是认知偏误。

说得直白点,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偏误,某种程度上也让我错失了一些机会。

从客观来看,其实 EOS 和比特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因为 A 推导 B 的认知惯性,让我的思维和认知发生了变化。

同理,做产品也会遇到失败,但因为一次失败就断定满盘皆输,其实也是一种认知偏误。

还有就是知识付费,很多人因为一次被割韭菜或者自身需求不匹配就断定这条路都是思路,于是也错失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

这么说吧,付费学习依旧是效率最高以及成本最低的个人提升方式。

相比起浪费时间以及低效走的弯路,付费反而是一种捷径,但不代表每一条路都是捷径。


人生岔路千千万,能走上一条捷径已经很幸运了。

我们都希望获得最终的标准答案,以为那就是唯一解。

就像想知道我余额的读者一样,他们觉得那个数字才是正确答案,其他的都是废话。

我非常理解,所以曾经我也给过一个数字,一个亿。

可是数字有了,他们又不满意了。后来我知道了,他们想要的是这么一种数字,比如 43,847,458。

最好,是能再配上一张截图,这么一来就有了正确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余额,我也有我的余额,至于我的余额是多少,对其他人来说是不重要的。

我们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便这个钱已经摆在你面前,认知不到位,也拿不到手。

即便靠运气拿到了,也会凭实力亏掉。

有次我通过提供产品顾问服务公司的老板认识了一个哥们儿,早年做期货赚了一笔大钱,但里面运气成分偏多。

后来互联网热度比较高,他就投资组团队做产品,要做的是那种全能 App,简单说就是既能满足这也能满足那的产品。

很显然,这种产品开局即剧终。

为此,他亏掉了很多钱。虽然对他来说不算多,但也算是涨认知,后来还是老老实实当了个富一代。

银行余额减少,认知余额增加。

做产品有余额,个人知识有余额,思维认知有余额,人生时间有余额。

有句话叫「及时行乐」,但我更喜欢这句「即时满足」。


你们应该都听过「延迟满足」,对此我是非常认同的,尤其是我们这代人,延迟满足是一种很高级的人生策略。

但对于下一代以及之后的代际人群来说,及时满足或许才是他们的人生策略。

从人生余额的尺度来看,前三分之一我们有时间、没能力、想要的还多。

中间三分之一没时间、有能力、想要的能满足。

后三分之一的时间有时间、有能力、但人生体验的质量却降低了。

所以,即时满足就是一种升级人生体验质量的策略,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平替人生。


好好利用自己的余额,尤其是人生余额。

推荐阅读:《 我错失了 540 万,还是很赚!
················· 唐韧出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