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专家坐诊信息查询、预约挂号。 医院官网:WWW.CD120.COM 咨询电话:028-85423336 咨询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02:00~5:0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楠或kkk  ·  alva.xyz 是 ai 和 ... ·  3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3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3 天前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我明明是高血压,咋个脑壳昏是低血压引起的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公众号  ·  · 2019-06-10 18:04

正文

前段时间,我们华西医院的老年医学中心住了这样一位病人——

73岁的王婆婆有高血压还合并了糖尿病,一直以来她都很听医生的话,吃药也乖,血压、血糖都控制得不错。

但最近,她出现了早上起床眼前发黑或者站久了脑壳会晕的情况,而且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有天早上还突然眼前一黑绊了一跤,就赶紧去了医院。

医生,是不是我的高血压又加重了哦?

在给王婆婆测了血压,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医生摇了摇脑壳说:

“这跟你的高血压没有啥子关系,头晕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合并餐后低血压引起的。”


啥子?低血压?!我明明血压那么高,咋会得低血压喃?


其实,这种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在高血压病人身上并不罕见,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更常见。今天,我们 老年医学中心窦青瑜医生 就来讲一讲,为啥子这两种低血压那么“青睐”老年人,又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这两种低血压的发生。



体位性低血压 是指当你的身体从躺起变成立起,或者头部倾斜>60°时出现的血压变化——收缩压下降≥20 mmHg 和( 或) 舒张压下降≥10 mmHg的血压变化,而导致的脑缺血现象。

也就是你们很多人gu久了一伙站起来而出现的脑壳晕,基本上都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

虽然体位性低血压在大多数年龄段都会出现,但在老年人中出现的概率最大→ 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的发生率可以达15%,75岁以上的有30~50%


01

为什么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1

有效循环的血量减少

比如使用了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后,血液重新分配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

2

自主神经对血管调节功能下降

人的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是根据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 年龄增长,心脏顺应性下降、对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管反应性降低,因此年龄越大,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机率越高。

另外,一些疾病会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运动中枢周围病变,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3

某些药物的应用

比如降压药中的α受体阻断剂(如特拉唑嗪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血管扩张药(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某些中枢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在使用/服用这类药物的期间,也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02

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最大的问题是会增加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冠心病事件、心力衰竭和卒中的风险,尤其 对老年人来说,会增加发生反复跌倒及衰弱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3

如何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01

起身站立时应动作缓慢,变化体位的时候动作也要慢一点,这样使机体有时间调节自主神经;

02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03

在医生的建议下,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04

通过物理对抗或呼吸对抗的手段改善体位不耐受的相关症状。

比如双腿交叉站立、穿戴弹力袜及腹带、缓慢深呼吸、用鼻吸气、噘起嘴唇呼气等。


此外,还有这两种方法可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① 穿弹力袜和使用腹带;

② 睡觉时把床头垫高/抬高10°~20°,白天坐下的时候可以用用斜靠椅,这样哪怕你站起来,体位改变的角度也不会那么大!


04

体位性低血压如何治疗?

最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维持血压的稳定。针对体位性低血压首选是 非药物治疗 ,至于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定哈!





餐后低血压是指吃了早餐、午餐、晚餐或者加餐后血压明显下降。

详细来说是餐后2个小时内测量血压,收缩压与餐前比较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或餐前收缩压不低于100mmHg,餐后低于90mmHg。

有些血压下降轻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昏厥、意识障碍等),也属于餐后低血压。


再也不要说吃了饭睡觉是偷懒

人家明明是餐后低血压


01

餐后低血压有什么表现?

部分餐后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少数可表现为餐后心绞痛、头昏、晕厥、眼前发黑、乏力、口齿不清、跌倒、一过性脑缺血等心脑脏器缺血的症状。


02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A. 吃东西时热刺激作用于胃肠道黏膜,使血管扩张;

B. 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活性肽分泌增多,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餐后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便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03

哪些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 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80.1% ,多见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

对老年人来说,自身的血压调节能力本来就比较低,加上有的老年人患有自主神经病变,所以这类就更容易出现餐后的低血压症状。


04

如何避免餐后低血压?

A

饮水疗法

吃饭之前喝水350~480 ml,可以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 mm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

但是,对于需要限水的严重心力衰竭及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慎重。


B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3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