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乌托邦
一位道德心理学家主张轻情感而重事实
在党派纷争的时代,越来越多人断言,如果大家能尽力去对彼此的立场更加感同身受,世界的诸多创伤便可愈合:如果白人警察能想象作为黑人生活在美国的感受;如果非裔美国人能理解警察内心的恐惧;如果反移民的欧洲人能设身处地去感知一个叙利亚难民的处境;如果言必称环保的自由派能明白工薪阶层的疾苦……
奥巴马在2006年警告说,人们的同理心已处于“赤字”状态。在今年1月的卸任演讲中,他再次提醒道:“在这个日益多样化的国家,民主若要有效运作,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听取美国小说中的一位伟大人物阿迪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的箴言。他说,‘不从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不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
对于如此高致宽宏的箴言,很少人敢提出异议。但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却不认同。他在新书《反对同理心》(Against Empathy)中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世界不需要更多的同理心,而是要少些。人们不节制地使用情感,但总的来说,情感并不能改善世界。同理心是“含糖汽水,美味诱人,但于我们有害”,布卢姆为我们开出这样一份营养配餐来取代它:理性、同情及自我控制。
需要澄清的是,布卢姆并非反对善意、爱心或一般意义上的与人为善。他也不排斥同情或“认知”同理心——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他反对的是被定义为“感同身受”(即感受别人的感受)的同理心。虽然以此为美德的哲学家起码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布卢姆却表示,这是一种可疑的道德指引。同理心带有偏向性:人们倾向于同情与自己相像的人。它具有局限性,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关心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后果。它还会引发仇恨和暴力,比如特朗普利用被一名非法移民杀害的女子凯特·施泰因勒(Kate Steinle)鼓动反移民情绪,又如激进组织“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的武装分子利用“恐伊斯兰”事例煽动恐怖袭击。这种同情心是一种“数学盲”,不顾统计数字,对一味煽情的代价也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