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人集团
经济学人集团是分析国际商业及时事的主要来源。我们通过报纸杂志,会议商讨及电子服务等各种形式为您提供全方位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面对叙新政权,多国态度转变!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快讯!韩东勋辞去韩执政党党首职务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消息人士:俄正从叙多地加紧撤军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遭朱拉尼点名批评,以军表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人集团

同理心并不能改变世界? | 了解世界,不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经济学人集团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30 09:53

正文

了解世界,

不仅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读懂英文,更要读懂文字背后的理性观察与思想脉络。有174年历史的《经济学人》以时代观察者的姿态参与历史的进程,延续理性的传统,在变化万端的世界带来冷静的思考。中英双语版《经济学人·商论》邀你一起透过阅读观察世界。一键切换,快速浏览《经济学人》商业、经济、金融与科技版块精选文章,你的眼界将从此与全球百万精英同步。


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常常被认为是弥合分歧的良药,但新书《反对同理心》的作者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滥情往往让人短视,同时见树不见林 。 欢迎试读《经济学人·商论》三月刊文章《理性乌托邦》选段。


政治与情感


理性乌托邦

一位道德心理学家主张轻情感而重事实


在党派纷争的时代,越来越多人断言,如果大家能尽力去对彼此的立场更加感同身受,世界的诸多创伤便可愈合:如果白人警察能想象作为黑人生活在美国的感受;如果非裔美国人能理解警察内心的恐惧;如果反移民的欧洲人能设身处地去感知一个叙利亚难民的处境;如果言必称环保的自由派能明白工薪阶层的疾苦……


奥巴马在2006年警告说,人们的同理心已处于“赤字”状态。在今年1月的卸任演讲中,他再次提醒道:“在这个日益多样化的国家,民主若要有效运作,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听取美国小说中的一位伟大人物阿迪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的箴言。他说,‘不从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不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


对于如此高致宽宏的箴言,很少人敢提出异议。但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却不认同。他在新书《反对同理心》(Against Empathy)中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世界不需要更多的同理心,而是要少些。人们不节制地使用情感,但总的来说,情感并不能改善世界。同理心是“含糖汽水,美味诱人,但于我们有害”,布卢姆为我们开出这样一份营养配餐来取代它:理性、同情及自我控制。


需要澄清的是,布卢姆并非反对善意、爱心或一般意义上的与人为善。他也不排斥同情或“认知”同理心——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他反对的是被定义为“感同身受”(即感受别人的感受)的同理心。虽然以此为美德的哲学家起码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布卢姆却表示,这是一种可疑的道德指引。同理心带有偏向性:人们倾向于同情与自己相像的人。它具有局限性,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关心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后果。它还会引发仇恨和暴力,比如特朗普利用被一名非法移民杀害的女子凯特·施泰因勒(Kate Steinle)鼓动反移民情绪,又如激进组织“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的武装分子利用“恐伊斯兰”事例煽动恐怖袭击。这种同情心是一种“数学盲”,不顾统计数字,对一味煽情的代价也视而不见。


本文来自《经济学人·商论》三月刊《理性乌托邦》,欢迎登陆《经济学人·商论》App免费阅读双语版全文



智识资产,全球配置


中英双语App《经济学人·商论》以电子刊物形式为中文读者呈现编辑精选的商业、金融、科技版文章。App内每月首日发布新月刊,订阅用户当天将获得10篇主题文章并在每周一到周六收到1篇新文章。年度订阅《经济学人·商论》仅需价格人民币388元。每天1元钱,一年砌就看世界的新高度。

每日阅读一篇《经济学人·商论》推送的精选文章,你可以:


    • 一键切换,双语快速浏览《经济学人》全球商业、经济、金融与科技版块精选文章

    • 培养全球视野: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前瞻者、重大事件和议题的梳理者、全球变革的倡导者

    • 打磨独立思考与高效表达的能力:成为职场“达”人

    •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帮你做减法


《经济学人·商论》每天的陪伴,不仅将帮你在飞速变化的世界中先人一步,也能助你在人工智能与终身学习时代的职场步步争先。


读《经济学人·商论》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年砌就看世界的高度

现在订阅更可获赠商论全新定制版笔记本

打造你的专属学习日历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