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深度研究行业及公司基本面, 一起探索大牛股的内在基因, 与企业一起分享净利润的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最低调的「AI 六小龙」阶跃星辰,在 ... ·  10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创投公司 ·  15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传日本财团起草特斯拉投资日产汽车的计划 ·  17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超越ChatGPT,马斯克的Grok升至苹果 ... ·  昨天  
APPSO  ·  实测马斯克口中最聪明的 AI,就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财政刺激箭在弦上,市场静待政策红利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 公众号  ·  · 2024-10-11 00:00

正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今天的市场没有再继续深度的回踩,让投资者心里面稍微安定一下。我们在昨晚也跟大家聊到过,在财政政策最终没有完全落地之前,市场其实是有预期来做支撑的,这个向下的调整是下有底的,那么现在大家看到这种支撑的作用正在陆陆续续发挥作用。


今天市场讨论的一个焦点,也是我们观察这个市场的一个真正重要的点,就是财政政策到底未来会有多大的规模,以及这些钱到底花到哪里去?我们来沿着这个重点给大家跟进一下最新的消息。大家知道财政部在 10 月 12 号两天之后会开一个新闻发布会,那么开会之前,央视这边在今天是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做了一下吹风。这个报道没有前瞻地说会有什么样的政策,他只是对之前做了一个盘点,把财政政策所能用到的工具全都盘了盘。其中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摆在第一位,另外关于专项债,还有贴息的一些政策,以及减税的一些政策等等,个人理解这个就是间接的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政策全部都列了个名单在这里,应该这些政策都不会缺席,这种做法也符合之前政策定的大的基调,这个基调就叫做一揽子的宏观调控的政策以及组合拳。

那么你单拎由某一个政策去执行这个显然并不符合这个规则,接下来就是节奏的问题了,就什么时候去发布?我们的观点仍然没有变化,可能会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0 月 12 号财政部出来对外宣讲,那么第二个阶段是 10 月底真正完成官方的走流程的阶段,这个是不能缺席的,那么很多的朋友会觉得十二号的时候子弹会打光。

但实际上所有的财政政策在制定的过程当中,你并不是由一个部委来敲定的,它在官方的流程上其实还是需要去从头到尾完整的去走一遍,那么人大常委会才有这样的一个权限去批准你在当年去扩你的财政的支出。这个事情我们说流程归流程,但它并不影响最终的落地。现在落地这件事情它的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个确定性我们从两个细节上来看,那么第一个细节就是 今天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这个媒体那么采访了一位专家,这位专家谈到了一个点,叫做现在财政部这边已经设立了一个特别国债的收支科目,意思就是现在不管是做不做,反正现在这个科目已经搭在这个地方了,那么未来很有可能通过发行更多的特别国债来扩大财政刺激的力度 ,这是一个,另外还有可能通过这个提前发放一些专项债的额度,让很多重大的工程的建设可以挪到今年来发挥作用。

这个是这位专家谈到的,我们说金融时报不会凭空的有这样的一种报道,我们也认为它是一种预期管理,就是财政政策很有可能在后面会做一个接力。而且对方也提到了有一个事实,就是财政这边已经有特别国债的收支科目,那么就意味着特别国债在这一轮刺激方案当中可能会起到一个领头的作用,会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个是确定性的一个信号。那么确定性第二个信号是来自于一个乌龙事件。就是我们说 10 月 8 号的时候,四川省这边有一把手参加开了一个会,叫做经济重大项目和改革的部署会,这个会它的级别也很高,当天也发了新闻稿,新闻稿里藏了这么一句话,叫做对国家即将出台的更大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提前会下达的一些投资的计划,四川省一定要努力的争取最大的份额。

就这么一句话,大家体会一下,我再念一遍,叫做对国家即将出台的更大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提前下达的投资计划,四川省要努力的争取最大的份额,这个其实就相当于把这个事实已经说出来了,就是将在两方向上,这个肯定是最大的一笔钱的来源。第一个就是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二个就是预算之内的一些投资的计划,重大的项目。那四川省这边不管发令枪什么时候打响,但是现在这个预备动作一定要做得足够的充分,所以这个事情就已经是一张明牌了,就是各个省级层面大家应该都是心领神会,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儿,现在就是等到真正的这个金额批下来之后,各个地方上要迅速的各显其能够拿到最大的份额,抢到最大的蛋糕。

这个消息很快被一些人注意到,但是更快的速度就是你今天再去看省政府网站上这条新闻,你会发现稿件还在,但是这句话没了。这句话就是国家即将出台这个更大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个短语,把它单独的删掉了,其他的一些报道仍然是放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我们说到的乌龙事件,就是写了完了又把它删掉,但是我们其实都能够领会各个地方省政府这边消息应该说都是透明的。之所以把这句话删掉,并不是因为这件事实不存在,而是因为你在上面还没有发话,上面还没有明确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底下你不能玩剧透,对吧?你不能抢跑,你可以去做准备工作,但是你不能大张旗鼓、锣鼓喧天的去宣传这件事情,搞剧透这个是不应该的。所以从这些细节上大家可以看到的一些确定性就是财政政策加力,这个基本上是铁板钉钉,那么只等 10 月 12 号的时候,财政部对外发布这个确定性的信号。好,那么现在对于财政部也好,对于央行来好,对于这些政策的出台方来说,现在确实是处在一个工作非常忙的一种状态,或者是说在拿捏大家的预期,拿捏这个分寸的时候是非常需要手感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害怕市场没有预期市场就此沉沦,又害怕这个市场预期过于大胆,最后公布出来的这个政策没有办法满足大家的胃口,所以就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这两天的时候大家已经看到很多次这样的情况了,就是当预期一旦高涨,市场一旦疯涨,那么政策马上出来泼凉水。当大家的这个预期低落下去,市场出现回踩的时候,马上又出来哄一哄,那么今天就是又出来哄了哄。大家看到央行这边的一个对外的消息,就是之前提到的支持股票市场的一些创新型的工具,其实今天马上就可以生效,并且就可以开始申报了,这个时间确实是超预期的,大家没想到最终落地的速度会这么的快,这个还嫌不够。那么我们看到今天其实还有一些主流的财经媒体报道说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现在这个支持股票市场的创新型的工具,未来很有可能跟随市场的需求,不管是规模的扩大,还是操作的灵活度,还是抵押的一些范围,都可以再扩大。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这个工具已经有了,那么市场上只要需要我们还是可以再去加力的。

这个地方消息的来源是接近央行的人士,但是根据那么多年在媒体的经验,其实接近央行的人士非常大的概率就是央行的人士,只不过是需要以这样的一种身份出来,比较方便去吹风,这个也是一个预期维护的细节。面对向上的这种哄一哄的托举力,其实国内的投资者这块反应的速度还是没有那么快,现在还是处在昨天回踩的这个惊魂未定的情绪当中,但是海外这边已经反映出来了,毕竟海外有太多的这种机构型的资金,他们对信息的把握会更加的透彻,那么香港市场这边今天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都出现了止跌,并且向上出现了大概 2% 左右的上涨,那么新加坡这边的 A50 指数期货是出现了整体 4% 的上涨啊。那美国市场在盘前交易中国的一些概念股也是出现了止跌,所以我上面我们说到的就是今天给大家打捞出来的一些看见的或看不见的一些重要消息的线索。

最后我们再做一个小结,我们的观点跟昨天是一样的,就是现在市场虽然处在一个冷静期,有一点回踩,但是向下是有底的,这个相对还是比较确定的。大家看到财政政策还没有出, 10 月 12 号的时候有可能会成为第一阶段的财政政策露面的契机,但是不用担心说它的子弹会打光,我个人理解, 10 月 12 号不把所有的筹码摆在桌子上,这有可能会是一件好事。拖的时间足够长,这个预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不至于在市场上出现一个利好出尽是利空的一个尴尬的状态。

所以可能 10 月底之前才会把所有的这种信息出台完毕,那么现在市场在战战兢兢的这个情绪里面稍微有所回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很有可能跟随海外的市场整体有向上的这种动力,去走完对于财政政策利好的整体的这种反应。

至于最后财政策公布了之后,到底有利于哪些方向呢?有哪些产业,我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从知道的这些信息当中,其实各个地方、各个省,包括各个部委,大家现在争夺是非常厉害的,因为这个财政资金非常宝贵,然后也是今年最大的一笔钱。其实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这个你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节透露出来,这种暗潮涌动,那么最后在互相争夺、互相博弈之后的一个结局很有可能会变成这笔钱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上,或者是它的大头不会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很可能会是包罗万象,它可能包含一部分的新城镇的建设,也可能包含一部分民生的消费的支持,也可能包含像房地产,对吧?也可能会包含像地方债务的一些解决的问题等等等等,最终会变成一个大杂烩,这个就会导致在资本市场当中可能会雨露均沾,就是各个赛道彼此之间拉不出太大的一个差距。

那么在财政政策支持上,最后可能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整体向上的支撑力。当然在情绪回暖了之后,大家的资金冒险的情绪跃跃欲试,很有可能会更多的资金聚集在一些弹性比较大的,比如说像科技等等这些赛道上,它相对比较占优,但是这个跟财政政策的具体发力方向其实没有直接的联系。

—END—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办的一个专门分享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知识星球。

星球已经运营多年,目前365元/年,也就是一天一元钱而已。

星球分享什么内容呢?

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券商关于上市公司或行业的最新的电话会议调研纪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