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江国际集团  ·  集团召开国际资源开发板块2024年三季度生产 ... ·  5 天前  
商业人物  ·  没了董宇辉,俞敏洪过得更好? ·  6 天前  
商业人物  ·  没了董宇辉,俞敏洪过得更好?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赫斯特总裁Yvonne Wang:成功女人的背后是一个支持她的家庭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4-29 08:39

正文

2017年英国调研公司Ipsos所做的国际妇女节专题调查,采访了来自24个国家、年龄区间在16-64岁的17551位成人,其中亚洲地区包括超过1000人样本的中国。调查显示,在中国受调查者中,只有17%的人认为自己的国家男女不平等,赞成男女拥有平等权利的人高达92%,87%的人认为自己在“积极地维护女权”,74%的人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这些数字貌似可喜,但重头戏是,当被问道“是否认为男性在赚钱、工作、学习和教书等方面比女性更有能力呢?”,56%的中国受调查者表示同意,位于各国榜首。

 

为什么中国受调查者中,74%自称是女性主义者的人,却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有能力?可见自称“积极维护女权”的人和这些女权主义者存在很大水分[1]。如今当我们上纲上线地谈到男女平等时,普遍都会得到肯定的回答,但如果我们环顾政府和企业高层,会发现男女领导比例并未达到均衡的50/50;职业女性在育儿方面的工作仍远高于同级男性;女性难以承受压力、能力不足、容易情绪崩溃的刻板印象依旧深入人心。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面临社会心理学家Faye Crosby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第二代性别偏见”,即我们处在偏见之中,但不认为自己有偏见或受偏见影响(如83%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男女平等)。

 

职业女性如何发现并应对“第二代性别偏见”,让自身潜力得到百分之百的开发和利用?面对更为“隐性”的偏见,职业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又该如何回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赫斯特媒体广告集团(中国)总裁 YvonneWang。


赫斯特媒体广告集团(中国)总裁 YvonneWang

 

Yvonne毕业于加州大学会计与金融学专业,并获得了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EMBA学位,以及美国加州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她拥有二十余年的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在加入赫斯特之前,曾在励展博览集团、新华财经、太平洋数码、安达信等公司就任过要职。担任赫斯特总裁后,她负责集团整体业务发展的战略制定、商业模式的搭建及多元化拓展和内控管理。Yvonne在2017年3月8号于哈佛中心(上海)举办的哈佛商学院年度女性领导力论坛上,就女性领导力、女性事业与生活平衡等问题发表了个人见解。

 

HBR中文版:你认为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中展现的能力与男性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吗?

 

Yvonne任何人,不论男女,都要有很强的领导力才能胜任领导职位,而这个领导力并不分男女。从我个人经验来看,现在的刻板印象偏多,比如大家普遍会觉得男性的逻辑更清晰,但女性中也有逻辑性很强的人。所以在工作中,我尽量不根据性别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发现多数女性都能够在工作中展现出亲切感,与员工进行良好沟通,当然有时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但从整体看,我认为能力的差异更取决于个人的性格。

 

HBR中文版:作为一位女性领导者,你在晋升到管理层的过程中,是否遭遇过性别偏见或“职业天花板”等问题?

 

Yvonne我会尽量不去这样思考问题。在美国某大型公司担任领导时,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女性领导者身份而感到胆怯。比如开会的时候,男性员工都人高马大,和他们站在一起会给我某种压力,所以每次开会,我都会要求大家坐下,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展开谈话。

 

现在很多流行观点都在贬低女性的能力,比如女性需要更多照顾、女性对工作专注度和积极性不高等等。但如果我们给自己灌输(或任由他人灌输)太多女性领导者可能的弱点和问题,那么你还没有迈出第一步,就已经在心里面打退堂鼓了。我认为,女性不能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底气不足,而是要给自己的信心,以能力服人。

 

我在27岁时就已经当上CFO,在C级别已经很久了。我现在,包括之前的工作环境中,C级别依旧以男性为主,常常我就是惟一的女性。虽然如此,每次开会时,我从来不会因为女性身份而放弃对自身观点的坚持,每一次都是就事论事,没有特别感觉到因不公平对待而不能推进自己坚持的改革。我也曾遇到过很多有韧性的女性,非常有主见,绝不会因为外在因素的阻挠放弃自己的立场。

 

HBR中文版:华人界的女性企业家中,你最欣赏谁?

 

Yvonne我发现,很多女性领导者非常有担当,在这方面许多男性都望尘莫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董明珠。另外一位是杨澜,我觉得她更能显示出女性外表的柔和、优雅,以及内心的强大。

 

很多女性领导者也许外表、个性是偏男性化的,但也有一种女性领导者,外在还是柔软的,我可能更欣赏后者。这类人外表虽然柔软,但内心强大,只要你一和她合作,你就能感受到。有一种英文说法就是,女性像茶包,你不知道这个茶有多浓,除非你把它放在热水里,就知道它有多强了,我觉得这句话特别能反映女性的特征。

 

HBR中文版:一个职业女性的成功,非常需要家庭的支持。然而很多有事业企图心的女性都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

 

Yvonne我觉得普遍来讲,女性如果又想有事业,又想有家庭,她的付出一定比“平常人”多。平常人就包括没结婚的女性,或者结了婚不要孩子的女性,或者普通男性吧。有子女的职业女性,就像蜡烛两头烧,两边必须要兼顾,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因为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人际方面的问题还要处理,包括婆婆、公公,你都要摆平。摆不平就会引起很多负面问题,一环接一环。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其他都会受影响,所以女性要“拥有一切”,真的不容易。

 

我当然鼓励所有的女性都兼顾事业和家庭,但个人条件和能力不一样。如果不能兼顾,还是要看个人的意愿,所以我常常鼓励我们的员工,如果想要小孩,就不要为事业拖延,真的不需要。我个人有两个小孩,在美国生育,产假没有那么久,只有6周,所以不会太耽误自己的事业。但在国外父母都不在身边,不能帮带小孩,这个时候先生的支持就很重要了。以前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我是觉得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也要有一个支持她的男性,甚至整个家庭。

 

HBR中文版: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女性领导者过少的问题。最近有个有意思的调查,很多受调查者称我们需要更多女性管理者。但当被问起你希望你的领导是男老板还是女老板时,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男老板更好相处一些。你认为,女性高管和职业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该如何突破这种更为隐性的偏见?

 

Yvonne我觉得,从长远看,男女领导者比例会越来越均衡。认为女性老板不好打交道更多是一种刻板印象。因为女性领导者过少,我们和男性领导者打交道的经验要多得多,因此会习惯性地选择自己熟悉的上下级模式——并非男老板好相处,而是我知道怎么和他相处。

 

另一方面,我发现虽然女性天性中有抱团的倾向,但在工作中往往展现的是另一面——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支持、帮助彼此共同提升。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打开心胸,互帮互助,而不是在对方遭遇“天花板”等问题时无动于衷,甚至落井下石,那么女性整体的力量会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艺崽·布兰切特.国际女权现状 

https://www.douban.com/note/610173152/?type=like

刘筱薇 |文
刘筱薇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编译。

《哈佛商业评论·女人的战争》
作者|刘筱薇[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