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研究与实地考察并重
她在历史文化街区中铺展设计梦想
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备
她在时代的脉搏中点亮城乡规划的奇思
用心思考,勇于创新
心系民生,知行合一
从城市规划到乡村振兴
她见证着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以人为本,解决社会难题
钻研不止,砥砺前行
无论是学术的沃土还是祖国规划的蓝图
都有她奋斗的身影
她就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级本科生
2024年南京大学优秀学子李嘉怡
李嘉怡,毕业于宁夏银川一中,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20级本科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南京大学优秀学生、王老吉奖学金、智慧城市奖学金、南京大学基层学生会组织优秀个人、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智慧低碳交通赛道)银奖等荣誉。曾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现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
在刚入学时,李嘉怡和很多“初出茅庐”的新同学一样,并未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清晰的规划,然而
南大的“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为她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大一期间,李嘉怡在工科试验班中修读了各个专业方向的平台课。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堂理论课是关于城市文明与设计美学的探讨。在这门课上,规划专业的老师们轮流授课,从乡村振兴到健康城市,她逐渐了解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前世今生,一颗向往城乡规划的种子也因此埋进了她的心中。同时,得益于南大的书院制度,她的学业规划得到了充分的指导。在毓琇书院的新生学业导师胡宏老师的帮助下,李嘉怡更深入地了解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李嘉怡在课堂上听过老师们说:
“学习规划的人都热爱美食和生活。”
她深知,美好生活的城市规划离不开规划师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热爱,更需要踏实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正是这种理念,激励她在大二暑假参加了
专业认知实习
,也正是这次实习,再度坚定了她在城乡规划专业扎根的理想。这次实习中,李嘉怡跨越了
浙江、江苏、安徽三省
,深入实地考察了多个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从宏村、呈坎的皖南传统古村落到徽州古城、拱宸桥的历史文化街区,再到乌镇和平江的历史文化街区,她探索并学习了保护和开发古城、古镇和历史街区的新模式。这次以中国传统城市风貌为主题的实地考察,为她后来在专业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激励她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和乡村不懈努力。
大三上学期结束后,李嘉怡将实践中获取的经验与
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城市设计结合
。通过多次前往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访谈、反复的理念推敲和多轮方案比选以及成图的完善修改,她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随后,大家利用这次设计课的成果积极参加了WUPEN城市设计竞赛。尽管未能获奖,但所有成员都从中吸取了图纸表达不足的经验教训,同时提升了设计软件的操作水平。
在本科四年期间,李嘉怡参加了众多竞赛与项目,其中对她影响较大的两段经历分别是
参与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
与参与
第一届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七校联合毕业设计。
李嘉怡介绍道,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起源于南大地海院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深受其悠久的地理学传统影响。这一学术传承不仅注重设计软件技术的学习,更强调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力求将
定量与定性
研究相结合。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她和同学们得以在各种项目与竞赛中充分彰显高质量研究的南大特色与学院不凡的学术实力。
在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中,李嘉怡选择了交通调研报告作为课程的重要课题,并在寒假期间将其进一步完善,成功转化为参加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智慧低碳交通赛道的项目。项目中,李嘉怡聚焦于共享经济盛行的当下,选取了医院共享停车为调研主题,着重研究了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的共享停车系统。通过深入现场访谈和数据收集,她和组员全面了解了医院周边的交通挑战及其根源。尽管面对困难和质疑,她们坚持与停车系统使用者沟通交流,从而深入探索并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旨在为缓解医疗设施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实用经验。在不懈的努力下,这一项目得到了竞赛评委们认可,李嘉怡和她的团队也获得了银奖的荣誉。
在她看来,获奖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珍贵的是
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逻辑思考、阅读文献、调研访谈、制作报告等技能的习得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李嘉怡眼中最为宝贵的收获。
在大四下学期,李嘉怡选择了以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涯的结尾。她有幸参与了
第一届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七校联合毕业设计
,与其他高校师生跨学科交流,共同探索
城乡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规划创新。
她和团队成员选取广州站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面对“高铁入城”计划的挑战,通过产业升级、功能统筹和空间布局协调,提出了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方案。尽管此前缺乏高铁站片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经验,但多年的专业积累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背景与基础。在五位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和组员们从优秀案例中汲取灵感,借鉴其他学校的设计方法,依托南大规划专业的理论框架,构建出解决广州站北片区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案。可以说,毕业设计的过程异常艰辛,但李嘉怡和团队顶住了压力,通过高效的协作完成了现状调研、方案优化及策略制定等系列工作。经历了北京联合答辩和院内个人答辩,她最终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并获得了学院申报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资格。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也提升了她的规划设计能力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这些项目与竞赛的经历不仅让李嘉怡在学术与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也使她深刻理解了规划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李嘉怡也表示,期待未来能继续在城乡规划领域取得更多成就,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事是我一以贯之的自我要求,立足专业、服务社会是我在未来研究生阶段的目标方向。”
目前,李嘉怡已经成功保研到本校本专业,她将继续深耕城乡规划领域,探索更多的可能。她坦言,希望自己能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祖国的乡村城市、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她也渴望通过这些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人生价值,实现自我成长与进步。
李嘉怡说:“
城乡规划专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时代性。
它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紧扣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当今存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论是城市更新还是乡村振兴都是国家重点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可以说,这种学科的时代性和使命感深深感染了李嘉怡,
激励她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始终以人民为本、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目标,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和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这是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自己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中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大学生涯的每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希望你们在这一过程中珍惜与不同同学团队协作的机会,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愿你们能不负热爱,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充实自我、挑战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新生说”
征稿活动正式起航
崭新的舞台已为你搭好
我们无比期待——新南大人的声音
关于自己的青春足迹
对于自己的未来期许
你与南大的相知故事
你与家乡的牵绊故事
期待作为新生的你
以此落下在南大的第一笔
开启对全新未来的探索
南京大学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