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二仙桥重返“黄金时代”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9-05-24 21:34

正文

当我们站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回顾今天,2019年的5月一定是足够载入二仙桥发展史册的一月——说了很多年的城东“大动脉”蜀龙路,终于全线贯通了,从此以后, 二仙桥实现了与成都建设路百亿商圈,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如果你能看得更远,或许还会发现这次通车带来的更深远影响——长期被外界诟病为主城“灯下黑”区域的二仙桥,这次真的要“变脸”了。


二仙桥旧照  图据网络

进入21世纪以来,二仙桥大多数时候,都被笼罩在“城东最大城中村”的阴影之下——因为城市界面老旧、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生态链比较低端,与同位于2.5环环域上,其它早已进入繁荣期的板块相比,这里难免落寞颓废了些。


但在更多老成都人心里,二仙桥依然是成都最有市井气息,写满淡淡浓浓人情味的地方。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二仙桥便汇聚了大量仓储单位和铁路干线,诞生了全国多个“第一”,第一座铁路工厂——成都机车车辆厂、试修出第一台东风型内燃机车……


位于二仙桥腹地的原成都机车车辆厂一角 图据网络


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二仙桥虽然在时代洪流中短暂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浮沉背后,非但没有停止“进化”,如今,该板块还制定了超级“硬核”的发展规划。


原成都机车车辆厂鸟瞰图 图据网络


根据规划,二仙桥所在大区域将按照“ 工业遗产改造+城市活化+文旅地标 ”三位一体的开发理念,推动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景区化营造、社区化塑造。


与此同时,还会同步实施工业遗产周边风貌整治、配套提升和场景构建,加快打造一批最具工业风、时尚范的文创文旅融合新地标和潮流娱乐消费新街区。


在这波强大的规划红利输出下,二仙桥的发展,已然进入了快车道。


二仙桥新街景一角


如今,三横 (二环、中环、三环) 三纵 (府青路、蜀龙路、成华大道) 四轨道 (地铁7号线、8号线、17号线、32号线) 的立体交通路网,能让这里的人快速去往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老厂区的搬迁腾挪,让曾经比较封闭的二仙桥,对外敞开了怀抱;


成都机车车辆厂改造效果图


从幼儿园到大学,片区内十多所名校扎堆呈现,优质教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目前,由成都七中领办的成都英才学校已动工建设,预计2020年交付使用, 这里俨然成为了成都冉冉升起的教育高地



三河 (东风渠、方家河、下涧槽) 十公园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湖公园、圣灯公园、艺展公园、二仙桥公园等) 的生态配置,让这里成为了传统主城的新“绿心”;


二仙桥公园一角


而近两年,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龙湖、万科、中铁建、招商、铁投等品牌房企扎堆进入,进一步增加了板块的居住属性……


其中,中车的表现尤其亮眼,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助力区域发展迈向了新高地。


公开资料显示,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国中车集团全国退城入园腾退土地的统筹开发平台,致力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引领城市创新发展。


其倚靠的中国中车集团, 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在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中国中车排名第40位,还曾连续多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车·共享城实景


而由其打造的中车·共享城,正是“城市更新”理念的一次落地。


据了解,项目的前身是 成都机车车辆厂 —— 二仙桥板块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者和推动者,蕴藏的能量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68年前机车车辆厂刚诞生时如此,68年后变身成中车·共享城依然如此。


夜幕下的中车·共享城实景


据悉,中车斥巨资对原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业遗产部分进行改造,在如今的中车·共享城里,打造了众多具有年代感的城市级公共活动空间,新老时空碰撞交错,让这片土地散发出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 曾经的交车库变成了艺展中心;



  • 内燃机车总装厂房改造的四季花园,搭配上一条1公里左右的空中观光走廊,与20多米高的红砖烟囱遥相呼应,让这里迅速成为成都时下最火的“网红”打卡地;



  • 废弃的火车车厢,经过涂鸦装饰后,被改装成一处车厢书吧,与原址保留的铁轨、月台组成了机车公园……



我们还了解到,为了保证成都机车车辆厂改造开发以超一流的水平呈现,完成传承工业文化历史的美好愿景,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邀请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崔愷 领衔操刀,在 尊重建筑和文明,文脉和历史 的基础上,对工业遗产进行了综合研究改造设计。

这种不计成本的开发魄力、勇气、担当和格局,放眼二仙桥,乃至整个成都都十分罕见。


中车·共享城区位图

据悉,该项目占地422亩,总建面约50万方,容积率2.0,是主城首个以文化为基调,涵盖商业、生态、教育、医疗、立体交通为一体的核心城区优质人居微城市。



人头攒动的中车·共享城艺展中心


我们了解到,中车·共享城在 今年4月 正式亮相以前,已经有多个光环加身——


* 成都首批“中优”区示范项目

* 2017年度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 2017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 2018年四川省重点项目

* 2019年最值得期待项目

……

中车·共享城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中车·共享城外的休闲绿地


我们或许能从项目大胆前卫、极具国际视野的规划理念和匠造手法,窥得一二。


先来看看规划理念


将“城市更新引领者”作为发展高度的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秉承“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的使命,在成都城市旧改项目领域进行了一次颠覆性创新——尝试为项目量身构建了一套“共享”系统。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共享”既不是碰瓷热点当做项目营销噱头,也不是浅尝辄止的实验性尝试。


中车·共享城里的机车公园


我们了解到,中车·共享城将“共享”触角,延伸到了文化、生态、服务、交通四个方面。


简单来讲,

  • 文化共享 ,就是要履责央企担当,延续机车厂历史脉络,创造性地将旧工业建筑改造成城市公共空间,聚力发展文创产业,打造文旅成华新引擎;


  • 生态共享 ,是项目保留原生景观的基础上,与周边诸如圣灯公园、二仙桥公园、熊猫体育公园等景观资源,相生相融,助力打造主城生态新高地;


  • 服务共享 ,是通过打通项目产业、商业和公共服务配套,让各种资源深入融合互补,为市民提供无与伦比的生活服务体验;

中车·共享城实景


  • 交通共享 ,是引入TOD模式,拟打造成华区首个TOD项目。


据悉,除了项目附近已经开通的地铁7号线 (二仙桥站) 外,项目艺展中心数百米外的中车站 (暂定名) ,未来还是地铁17号和32号线的换乘站。


得天独厚的轨道交通优势加上TOD开发模式,会让这里成为继 省体育馆站、春熙路站后,又一个位于 城市极核区域内的大型商业汇集地


夜幕下的中车·共享城


再来看看匠造手法


就拿项目工业遗产改造方面来说。


  • 比如上面提到的 四季花园 ,除了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外,其实我们还注意到,这里保留了地面原有的水磨石状态;


    为了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氛围,夜间的四季花园经投射光作用后,还会出现不同主题的图案,酷炫十足;


四季花园一角


  • 又比如,机车厂遗址上保留了很多钢架结构,为了防止锈化,每一根钢条均多次大量涂抹了防锈材料;


    为了还原机车厂外立面混凝土本色美, 中车团队甚至跑遍全国,去 寻找能最大程度保护原色的清洗材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