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8日刊发石婷的文章《卡塔尔对峙考验中国在沙特-伊朗对抗上的中立》称,近日,关于让伊朗加入总部在北京的合作集团的谈判突出表明,
中国试图避免在中东日益激烈的教派危机中选边站时所面临的挑战。
▲相关报道截图
文章称,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和俄罗斯联合领导的一个集团。8日开始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它将考虑是否吸纳伊朗。该组织的成员国身份将有助于德黑兰加强与莫斯科和北京的联系。
中国一直在设法向伊朗的对手沙特阿拉伯保证,中国在区域性争斗中长期处于中立。5日上午,在沙特的带头下,四个阿拉伯国家与卡塔尔断绝了贸易和外交关系,这似乎是对后者与伊朗保持联系的惩罚。美国总统特朗普后来在推特中对此举表示支持。
▲在6月6日的推文中,特朗普写道,看到上次与沙特等国领导人的会晤“已经见效,真好。他们说会对资助极端主义的行为采取强硬态度,而所有线索都指向卡塔尔。或许这将是结束恐怖主义的开端”。
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问题高级分析师蒂莫西·希思说:“伊朗受到美国支持下的沙特联盟的压力,它可能会将中国看作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伙伴。日益严重的风险是,
沙特与伊朗的对抗有可能会演变成中美在中东竞争影响力的代理人交锋。
”
文章称,两国对于中国旨在扩大其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努力都至关重要。沙特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国,而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中心。
特朗普上个月把沙特作为其任职后海外出访的第一站。特朗普敦促各国孤立伊朗,因为他说该国支持恐怖主义。
▲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沙特期间,签署了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帮助沙特应对“伊朗影响力”,“保护沙特和海湾地区的长期安全”。(《
纽约时报
》)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最近的事件影响了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惠来5日重申,中国欢迎并支持伊朗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愿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李国富表示,
中国将尽最大努力维护不干涉的原则立场,力图通过外交活动给冲突降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日表示,中方希望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维护团结,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问题资深分析师阿里·瓦埃兹表示,中国与波斯湾裂痕两侧的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沙特国王萨勒曼今年3月访问北京,回国时带着价值650亿美元的经济和贸易协议。伊朗是最早热情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上个月还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既不能疏远它们,也不大可能被它们疏远
,”瓦埃兹说,“
贸易高于一切。
”
▲5月24日,伊朗副外长拉希姆普尔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
中国既不能疏远它们,也不大可能被它们疏远
。”欢迎
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