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昨天  
新闻晨报  ·  痛惜!李锋博士遭遇意外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第21次!神秘人累计捐款11550000!他到底是谁?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1-28 21:42

正文

“顺其自然”,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名字,却因为连续20年的同一个举动,却被无数人铭记!


……


2019年11月27日,“顺其自然”的第21次捐款如约而至了!


截至今年,“顺其自然”捐款,累积金额达到1155万元。



据宁波电视台报道,11月27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叠厚厚的汇款收据,上面汇款人姓名为“其然”,这是“顺其自然”的又一次爱心捐款。


这次慈善总会收到的汇款收据共103张,其中9999元有101张,50元1张,51元1张,合计101万元。



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这位神秘的好心人都会以“顺其自然”拆解而成的化名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就像是一年一次的约定,从来都没有失约过。


视频来源: 宁波电视台


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海英表示,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的话,应该是21次了,总额也达到了1155万元,他(她)去年的99万元是我们今年上半年用到了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学校的教学楼(建设)。



工作人员表示,按照“顺其自然”的一贯意愿,这笔捐款将用于明年的助学项目中。


好心人“顺其自然”到底是谁?


据了解,“顺其自然”捐款有相同的特点:

每次都用不存在的虚拟地址;

每次都会把汇款凭证寄给市慈善总会;

署名总是在“顺其自然”几个字里择字组合。

他(她)隐于市井、难见身影,但美名远播、家喻户晓,媒体也曾多次报道“顺其自然”的故事,寻找这位好心人。



△视频: 央视新闻频道2016年报道《“顺其自然”再捐91万 18年共859万》


1999年12月,成立不久的宁波市慈善总会首次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6日上午,时任市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走进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信,打开一看,只见一张普通的信纸上写着:


“尊敬的领导:您好!从媒体上看到‘慈善一日捐’,引发了更多的好心人对慈善事业的奉献。我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特献上一分微薄的心意,寄上人民币5万元去帮助更需要的人们……”


信的落款是“顺其自然”。信中附寄了5张各1万元的汇款收据复印件。


项秉炎拿着信看了好几遍,然后走出办公室,把信交给工作人员,叮嘱他们,尽可能找到这个人。这笔钱是从当时的江东百丈邮政支局分5次汇出的,地址为“江东1号”。工作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努力寻找,但地址、姓名皆为虚构。


2000年12月6日中午,市慈善总会再次收到署名“顺其自然”的好心人汇来的一份“慈善一日捐”捐款,数额达20万元之巨。落款处写着“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


跟上次一样,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立刻驱车寻找,发现地址是一块空地。


2001年12月3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又收到了署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15万元和一封信。同样,工作人员努力寻找捐款者,依然无果。


之后,“顺其自然”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慈善一日捐”活动开始后不久,“顺其自然”的捐款就会如期而至。


据介绍,“顺其自然”还向四川、青海、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和浙江温州、台州、湖州等地的灾区捐款,向患重大疾病或遭遇意外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外来工、城市居民捐款,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


其实,在网友心中,“顺其自然”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匿名慈善人士,而是爱的代名词。




还有人说,这样的人应该有好报!




也有人建议,最好不要查出此人,让爱心延续下去……




"顺其自然"21年捐赠及资金使用情况


1999年12月6日,从百丈邮局汇款5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江东1号。2000年春节向特困家庭送温暖。


2000年12月5日,从芝兰邮局汇出20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鄞县大道8号。用于建造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仁慈教学楼”。


2001年12月3日,从白鹤邮局汇出15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甬江南路1号。资助2002年100名在校特困大学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