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NADAILY
China Daily’s Wechat account provides China news, in-depth reports, analysis, photos, and information for expat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AIGC工具化 探索视听产品多元结构 ·  2 天前  
后沙月光  ·  魔幻!美国换总统,哥伦比亚打内战 ·  3 天前  
求是网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的思想伟力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回家过年,和爸妈重新认识一下?丨睡前聊一会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NADAILY

北京的这条巷,“那叫一个地道”!

CHINADAILY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23 10:34

正文

说到“老北京”,你会想到什么?四合院、胡同、豆汁儿、冰糖葫芦,“那叫一个地道!”

而在北京,有这么一条700多米的巷子,能让你一站式体验所有的老北京味儿,那就是南锣鼓巷。作为北京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开发最成熟、名气最响亮的胡同,它是记录历史的活档案,是游人追寻的“北京味儿”,也是汇聚艺术与创意的新舞台。
Built alongside the Yuan Dynasty's (1271-1368) capital city, Nanluoguxiang serves as a living archive of history, a "taste of Beijing" sought after by tourists, and a dynamic stage blending art and creativity.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锣鼓巷,探寻它独特的魅力吧!
记录历史的活档案
南锣鼓巷以其保存完好的胡同和四合院而闻名,不仅展现了老北京的市井风貌,还融合了古都的文化韵味。
漫步在这片充满北京“原生态”气息的古老街巷中,你可以亲身感受到这里700多年的风云变迁。
Strolling through the hutong, one can sense the sweeping tides of over 700 years of history.
走过一条条胡同,仿佛能触碰到元、明、清三朝的历史印记。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织,共同成就了南锣鼓巷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全长786米,宽8米。由于这一地区自元代起便经过系统设计和规划,并保存完好,因此胡同分布至今依然规整有序。整条街两侧分布着16条呈鱼骨状排列的胡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蜈蚣街”。相传在南锣鼓巷的北端曾有两口古井,正好对应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由胡同和四合院构成的整体布局,生动展现了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的特点。
南锣鼓巷总体上来说还是维持着胡同四合院这样的格局,可以让居民了解到在历史时期的北京城,它的原住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纯说。
"Nanluoguxiang largely retains its layout of courtyards and alleys. It allows resi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of historical Beijing," said Zhang Chun, professor at th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游人追寻的“北京味儿”
锣鼓巷,西望钟鼓楼、什刹海,东倚安定门内大街,因为被鼓楼东大街东西贯穿而分了南北,南面的就是“南锣鼓巷”。老城区中的南锣鼓巷,保留着正宗的老北京文化韵味。像珍藏的块块美玉,历久而弥新,启发着无限创造力。
Nanluoguxiang preserves the authentic cultural flavor of old Beijing, like pieces of jade polished by time, inspiring endless creativity.  
巷子里的居民李长林介绍道:“现在有好多(商户)都是非遗的,比如吹糖人,年画等等。”
游客们时而被鼻烟壶、手工扇、泥兔爷等充满“京味儿”的特色物件吸引,流连忘返;时而为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忍不住想亲自尝试;时而屏息凝神,选好角度按下快门,将充满色彩与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定格在镜头中……难怪,这里早已成为年轻人心目中“游北京必到的打卡地”。
   汇聚艺术与创意的新舞台
在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39号的百年老建筑中,还藏着一座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学府——中央戏剧学院。自建校以来,这片承载着戏剧梦想的土地吸引了无数热爱艺术的学生和学者,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话剧与影视演员。
胡同给中戏学生杨玥带来了许多艺术灵感:“我在这条胡同理解了非常多的北京的方言和口音,我们也经常和这条胡同里面的居民们交流,让我们理解了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北京居民,对于现在的胡同、对于北京、对于这个时代的所想所感。对于我们塑造人物,理解角色,包括创作剧本,学习完整的戏剧演出艺术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We often interact with the residents here,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long-time Beijing residents about the hutongs, the city, and this era," said Yang Yue, a student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南锣鼓巷也由此成为了戏剧艺术与城市共融的独特舞台,正如中戏老师林蔚然所说:“今年的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的开幕,在校园几个点位进行了沉浸式的演出,那一瞬间观众可以参与到戏剧中来。同样我们的创作其实也都是从生活中来。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彰显了我们国立戏剧学院的初衷。”
"Our creations are drawn from life, elevated above it, embodying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our national academy of drama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said Lin Weiran, faculty member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南锣戏剧节,又称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由北京市东城区宣传部和文化旅游局主办,中央戏剧学院特别支持。
展演季自开办以来,共推出66部原创剧目,包括展现老北京文化的《北京兔儿爷》和聚焦传统文化传承的《故宫人》等。2024年,戏剧节新增沉浸式话剧《小莎翁探案集——密不透风的化妆间》等创新形式,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戏剧体验。
南锣鼓巷不仅是戏剧创作和成长的“福地”,更是一个深具历史底蕴的文化地标。在这片老胡同里,古老京韵与现代潮流相互交织,地道的小吃每一口都带着回忆中的味道,独具特色的小店总能带来惊喜。
如果你想一睹最古老的胡同和四合院的风貌,感受700多年的风云变迁,体验地道的京味儿风情,那就快来南锣鼓巷走一走,领略这里的独特魅力吧!
中国日报探“元”工作室 

该工作室致力于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对外推广,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和“元宇宙”等新技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者”

元曦将继续在元宇宙中带大家探索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中国日报探“元”工作室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视频号:@CD元曦

TikTok:@cdyuanxi

Facebook:@Yuanxi

YouTube:@Yuanxi


出品人 曲莹璞

总监制 王浩 孙尚武 朱宝霞 邢志刚

策划 李文莎 柯荣谊 陈婕 甘永清 罗杰 田驰

张少伟 韩冰 杜娟 李旻 邢宇 栗思月

孔闻峥 陈楠 范雯璇

监制 柯荣谊

统筹 陈婕何娜

制片人 张少伟

导演 孔闻峥

编剧 孔闻峥

记者 陈楠

实习生 裴禧盈 穆思羽

技术组 韩冰 林泽玉

外联制片 中国日报社北京记者站 杜娟

语言顾问 Tom Clifford

特别鸣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历史名城保护处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工委、办事处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日报探“元”工作室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

中国日报技术中心

中国日报画时代工作室

中国日报文化频道

联合制作


中国日报领航工程出品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