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贸易的依赖度就异常巨大。“世界工厂”的称号曾一度令国人沾沾自喜。依靠外贸积累外汇拉抬经济是2001年克林顿签署协议同意中国加入WTO至2008年金融危机这段时间内的主流。(房地产开始支撑经济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事)
然而,现在外部环境变了,很多事不再像以前那样。金融危机前,全球经济增长都沉浸在泡沫效应中。作为中国最主要出口对象的美国存在着过度消费的问题。美国人举债消费,中国人积极生产赚取外汇。可以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国都在关紧自己的大门,希望为本国企业争取更多市场空间。因此,有一个现象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不行了。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全国仿佛如梦初醒一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实体经济几乎停滞了10年。当美国人意识到问题后,他们开始重视本土市场了。奥巴马采取的策略是加大外部市场拓展,为本国企业赢得更多出口机会。而特朗普的策略是守住本土市场,赶走外来人把机会留给美国人。因此,“中美贸易逆差”这个长期以来被双方默认的问题成为了现今的焦点。
2016
年,周小川曾警告称,“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赖度已经高达60%”。同期,美国对外贸易依赖度只有28%。如果参考中国对美出口占整体比重的三分之一与美国对中国出口只占整体出口的8%,结论是,中美贸易对于各自经济的贡献根本不成比例。美国对中国而言是重要的出口地,而中国市场对美国而言则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如今,特朗普掀起的贸易保护之风席卷全球。中国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而中国的现状是,经济正处于转型初期,对外贸易依旧是经济的重要支撑。现在远没到可以说“依靠消费支撑经济”的时候。
外部环境的骤变促使我国做出改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及其外溢效应带来变数,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需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在翻译这段话前,笔者先为大家整理一下历史线索。
2017
年4月份,在特朗普的玫瑰庄园举行了一场神秘的“习特会”。会后,中美双方对表示加强合作,消除分歧。然后,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笔者能够窥视“习特会”后的一些秘密。只不过,这话不能说,笔者把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罗列之后,相信大家都能看懂。
2017
年5月9日,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中国)
2017
年6月23日,商务部对原产于韩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
2017
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 301 条款就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对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审查。(美国)
2017
年8月18日,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中国)
2017
年8日22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所适用反倾销措施进行期中复审调查。(中国)
2017
年8月30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的进口橡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
2017
年10月30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等地的进口乙醇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
2017
年10月22日,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内酰胺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中国)
2017
年11月1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自主发起双反调查,这是 25 年来美国商务部第一次自主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美国)
2017
年12月29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等地区的进口正丁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
2018
年1月1日,特朗普政府就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并分别征收最高税率达30%和50%的关税。(美国)
2018
年1月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有损美国国家安全,据此建议对于所有出口铝到美国的出口国征收至少7.7%的关税,对中国则征收23.6%的关税。(美国)
2018
年2月4日,商务部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补贴、反倾销立案调查,并提高了美国大豆的进口检疫标准。(中国)
2018
年2月6日,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美国对进口太阳能面板和洗衣机征收高额关税提出申诉。(中国)
2018
年2月12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等地区的进口苯乙烯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中国)
2018
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从中国进口的铸铁污水管配件存在倾销行为,将征收高幅度保证金。(美国)
2018
年2月22日,美国商务部又发布公告,正式对原产于泰国、中国和斯里兰卡的橡皮筋(RubberBands)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
2018
年3月1日,特朗普宣布,为重振美国钢铁和铝产业,决定将对所有来源的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且将会执行很长一段时间。(美国)
2018
年3月7日,特朗普政府中国提出要求,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少1000 亿美元。(美国)
有耐心开完上述一连串事件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什么。如果还有没看明白的话可以私聊我,这内容不能写。
回到之前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及的内容。这段内容中,最主要的三个关键字分别是:“不确定因素”、“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如果看懂这三个关键字就能了解未来国内调控政策的动向。
“不确定因素”对应黑天鹅和风险防控;“保护主义”对应贸易战和一带一路;“地缘政治”对应XX半岛和台湾问题……
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化,中国的态度正逐渐开始变得强硬。
对于这个结论,有几件事例得以证明。
两会前,中国大军师刘鹤亲自赴美就贸易问题向美国高层交涉。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刘鹤在华盛顿表示,缩小庞大的美中贸易逆差符合中国利益,因为中国正在尝试转离出口导向性增长模式。
”
表面上虽然这么说,但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不知道还有多少读者记得笔者之前做过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对比。文中有五大行业被政府重点提及。其中,有一项就是飞机发动机。
请注意,美国对华出口最主要部分就是飞机、发动机。由于国内在制造大型民航飞机方面属于空白,国内所有航空公司的飞机采购要么是波音、要么是空客、同时,发动机又是制造大型民航飞机的核心技术。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民航行业对于美国的依赖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