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14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这些组织和个人获集团共青团荣誉表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聚焦】媒体聚焦华龙一号穹顶吊装 三代核电“中国造”风靡全球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17-06-05 18:29

正文

继华龙一号出海阿根廷后,借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穹顶吊装,中核集团再次在全球范围掀起华龙热:吊装当天央视报道81条,百度热搜名列前三,路透彭博等世界顶级媒体参与报道…… 截止6月2日,国内媒体报道近7000篇,境外媒体报道近100篇,通过全球互联网的传播,华龙风持续发酵,全球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三代核电中国造的魅力。

华龙一号是中国“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每一个重大进展,都备受 社会各界 关注。展示好华龙一号,不仅是中核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举措,也是全面提振核工业发展信心的良好实践。

中核集团高度重视华龙一号穹顶吊装宣传工作,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华龙一号加冠成人礼、全球核电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吊装、打造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新名片等主概念得到媒体高度认同。

首次联合国资委权威发布。 5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4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网络媒体记者早早来到发布厅,打开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照相机,静静等候华龙一号的最新近况。与此同时,中国网、小鱼直播已经做好全程直播准备。 这是中核集团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穹顶吊装策划的开幕戏——携手国资委共同向中外媒体发布,这也是华龙一号首次以直播形式与网民见面。

从呱呱坠地到加冠成人,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四海八荒,华龙一号成为了“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名片。对于后续的出海计划,路透社、彭博社等国外记者非常关注,频频追问。

新闻发布会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媒体报道近5000篇,其中人民日报在5月25日至5月27日连续三天发文关注;论坛博客帖文、相关微信、微博超2000条;路透社、信报、联合早报、香港新闻网、星岛环球网等境外媒体报道近100篇

央视多频道密集报道。 5月25日凌晨四点,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福清,天才微微亮,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组、直播组、新媒体组、导演组近20人直播团队,以及央视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纪录频道等央视其他频道记者,就已经候在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穹顶旁边,准备开始直播华龙吊装。

这是央视携全媒体阵营首次为一个核电站吊装进行全天候直播。 5月25日吊装当天,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国际频道,全天每时段密集跟踪报道华龙一号穹顶吊装情况。央视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共持续260分钟,总触达超136万人;央视网上下午两次现场直播,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世界请收下这张最新版中国名片、全球核电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吊装、从原材料开始解密华龙一号穹顶吊装、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中央电视台全媒体记者以实地探访解密等形式,从新闻联播47秒报道到晚间新闻专题报道,从新闻直播间现场直播到东方时空深度解读,从视频到网络多媒体,央视记者们从“ 一带一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