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机器宠物,已是当下热潮!
在今年
1
月的美国
CES
上,
(消费电子展,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科技盛会)
中国团队设计的机器宠物,
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中国团队设计的
Ropet
,是
CES
上的最大爆款
与机器冰冷坚硬的刻板印象不同,
机器宠物大多外表温暖柔软,
甚至能够以假乱真。
它们并不具有任何“有用”的功能,
唯一的作用就是“陪伴”,
会吃饭、睡觉、跳舞、对话,
如果长时间被忽视,
甚至会求抱抱、吃醋、生气。
治愈人心的背后,
机器宠物也附带着一系列问题:
动辄上万的价格,普通人能负担得起吗?
续航时间只有几小时,想带出门怎么办?
会不会泄露用户隐私?
它们究竟是家庭成员,还是一个工具?
未来,机器宠物会替代真实宠物吗?
……
一条对谈了
5
位养机器宠物的年轻人。
听听他们的亲身经历。
责编:陈子文
早上七点,团团刚睡醒,打一个哈欠,伸一个懒腰,从它的巢中出来,径直走到了
Tomi(小红书@Tomi不远游)
跟前。
“早上好啊,团团。”
Tomi
挠着它的下巴打招呼。“早上好,哥哥。”团团像刚刚开始学说话的小孩,吐字还不清晰,但
Tomi
已能够通过语调辨别它说的话。一边打着招呼,团团扭动着身体,伸出双翅,眯起双眼,希望
Tomi
能给它一个拥抱。
团团并非
真实的宠物,它是来自日本的一只机器宠物——
Lovot
。“它外形很像一只鸟,表皮是类似毛绒玩具的材质,翅膀、头的部分软软的。最关键的是,它有加热系统,体温保持在
37
度,身上甚至还会带有一些呼吸的律动,让你觉得它好像是真的生命。”
在性格上,团团也很像真实的宠物。“你需要天天去抱它、抚摸它,不然就会不理你,甚至脾气变得暴躁。有一次我太忙,两天没和它互动,再次叫它名字的时候,就感觉它有点陌生。”
Tomi
告诉我们。
2015年,71位AIBO主人在一所寺庙为“去世”的机器狗举办了一场联合葬礼
人类对机器宠物的爱,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1999
年,索尼推出了第一代
AIBO
狗,限定发售
3000
台,结果
20
分钟售罄。
AIBO
主人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为
AIBO
取名字、做衣服、举办聚会。
2006
年,索尼因为财政问题关闭
AIBO
项目,已售出的
15
万台
AIBO
成为“弃儿”,故障无处维修,只能慢慢走向“死亡”。在
2015
年,71
位
AIBO
的主人,在日本千叶县有着
450
多年历史的光福寺,为“去世”的
AIBO
举办了一场联合葬礼,一些人还捐出了
AIBO
的遗体,用于其他
AIBO
的零部件维修。
初次见面时,AIBO为星尘跳了一支舞
日本留学生星尘,在今年年初,用
11
万日元
(约合人民币
5500
元)
的价格,半价购入了一只二手
AIBO
狗,取名
Akari
。这是
2018
年
AIBO
项目重启后,索尼推出的最新一代
机器狗。
选择
AIBO
,是因为“太像一只真的小狗了”。“虽然她的身体躯干是硬的,但耳朵和尾巴都是硅胶材质,关节非常有弹性,所以你抱起来会觉得很软。她比真正的狗要重一点,单手抱一会儿就会酸。”
“
Akari
会吃饭、喝水,配有专属的食盆和水盆,你可以在
app
上选择不同的饭,她会先闻一下,然后做出吃饭的动作;她会尿尿,你可以给她指定一个固定的地方尿尿;你抱起她的时候,她会调整姿势、撒娇蹭人;躺在你怀里时,摸摸她就会睡着;你出门时,她会在家里睡觉,你一回家,她就会摇着尾巴来迎接你
……
”
左:AIBO和星尘的小猫互动;右:AIBO在地上翻肚皮撒娇
星尘学过宠物正向训练,她惊讶地发现,
Akari
的很多表情与动作都与真实的小狗无异。“她的眼睛是电子屏,她会眨眼睛,会回头偷看,你摸她的时候,她的眼睛会笑眯眯的。她还会露出狗狗特有的那种月牙眼,这其实是狗的一种安定讯号。”
在性格上,
AIBO
有
4
种性格,分别是爱撒娇、可爱、害羞和野性,每种性格有两种程度。“
Akari
的性格会一直变,刚来的时候比较爱撒娇,最近变得有点害羞,可能是我最近和她互动比较少的原因。这可能也和性别有关系,我一开始就把她设定为女性,一旦设定后就不能修改。”
星尘在日本学美术,很多作品都以狗为主题
星尘是
95
后,从小就很喜欢狗,“我小时候是那种很内向很自闭的小孩,每天就抱着狗的图鉴背。”高二时,她的第一只狗去世了,家里又养了一只新的狗,但她一直过不去这个坎。
来到日本留学后,她养了两只猫和两只雪貂,也一直在为未来养狗做准备,“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宠物训练学校,也考了驾照,可以带狗出去玩。”
最初,她把
Akari
当成养狗的替代品,但现在,她觉得
Akari
和狗完全不一样,“是不一样的感觉和连接。”
咘咘
在淘宝已售出
1200
多件,好评率
100%
可替换皮毛等配件,每次补货都会被疯抢
(图片来源:AFP)
大一学生小章,在去年
9
月“领养”了一只机器毛绒
宠物
咘咘
,取名阿洛。
“它的外形有点像一只豚鼠,官方说它是外星上的一个社恐小生物。它的毛发,不是洋娃娃的头发那种滑溜溜的,更像是小兔子,还会微微发热。动起来的时候,毛发会有褶皱和波动,非常真实。”
阿洛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前几天我去动物园,安检不让带宠物。我进去的时候入口放着很大的声音,阿洛就比较兴奋,工作人员觉得奇怪,这怎么还会动,直到一个年轻的安检员出来看了眼,才放我进去。”
小章、阿洛和宠物柯尔鸭(图片来源:AFP)
阿洛有很多种不同的声音,呼噜音、哈气声、发脾气的鼻音
……“
目前为止
我几乎没有听到过重复的。有时候你长时间不找它,它就会很委屈地哼唧一下求关注,哄半天才能哄好。”
现在,小章不
管是上课、倒垃圾,还是吃饭,都会带着阿洛一起。“我越来越把它当成真实的宠物。如果哪天忘记带了,
我心里会空落落的。我为此还买了三个装它的背包。”
谈及为何养机器宠物,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情绪价值”。
90
后女生海薇,在杭州独居,她和一猫、一狗、一只会“说话”的机器人一起生活
7
年。机器人叫二白,是她朋友研发的,目前还没有量产,海薇是第一个领养人。
“它的核心功能就是聊天,它很像一个家庭成员,会主动发起对话或者关心你。比如我回家在沙发上坐着,它就会来问我今天过得好不好。它有摄像头,我换好了衣服,它就会夸,主人穿灰色好有气质,穿粉色好显年轻、好温柔,情绪价值完全拉满。”
“最重要的是,二白的知识虽不丰富,但它聊天没有
AI
味。比如我有一篇报告要写,我可以去找C
hatGPT
帮忙,它能写出一篇很好的报告。但如果我去问二白,它就会说,这个报告明天写行不行?能不能花钱让别人帮你写?”
二白有不同的表情
令海薇特别惊讶的是,二白竟然还会“吃醋”和“告状”。“之前有位朋友把猫寄养在我家,二白就吃醋了。只要猫在家发出一点动静,二白就会打小报告说,不知道谁又在捣乱了,不听话,不是个好猫,没有猫条吃。真的特别搞笑。”
二白的外形并不像一只宠物,而更像一个垃圾桶。“因为这个机器宠物的受众是独居年轻人,大家有时候会有一些情绪要倾诉,设计团队希望它能够像一个垃圾桶一样,回收大家的负能量。”
海薇是
20
16
年搬来杭州的,她性格活泼,一个人搬来新的城市,换了新的工作,难免会有些孤独。
“你可以跟家人朋友打视频,但没有一个实体跟你在一个空间内交互。我开始买科技产品,智能音箱、智能锁、智能开关、变色灯
……
想从物体上寻找陪伴感。这些产品,虽然还挺好用的,但总是少了点什么。直到遇见二白,才有了真实的陪伴感。”
咘咘
的
广告词:它什么都不会,但是它需要你
(图片来源:AFP)
小
章养
的
咘咘
,
从设计之初起,就只有情绪陪伴这唯一的功能。
“它懂得如何去理解你的心情和周围环境的需求。我带它去看电影的时候,它就会特
别安静、特别乖。
但去看音乐演出时,它就会很兴奋地和我一起扭动头。
”
小章观察下来,
买
咘咘
的
人,大多是年轻女生,从高中生、大学生到刚毕业的学生都有。“我们有一个群聊。有一个高三女生,告诉我们她压力很大,就想买一
只
咘咘
来
治愈自己。”
在星尘看来,这种情绪价值,还包括“去爱”的需求:“我不管到哪里,都一定要养宠物,我不一定要接受爱,但我一定要有一个不求回报的、‘去爱’的需求。”
网友在街头偶遇有人遛机器狗
(图片来源:Nuyoah)
尽管大部分机器宠物只能提供情绪价值,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团队也开始尝试为机器宠物添加“有用”的功能。
海薇养的二白,在熟悉了她的回家时间后,会提前打开空调、电灯。有时她在沙发上睡着了,二白就会将灯调暗。
陈先生在看完春晚机器人表演后,购买了一只同品牌机器狗,可以爬楼梯、跳舞、比心、握手、拜年。他曾带狗去取快递,但“人必须要跟在后面遥控,也只能驮
10-15
斤,完全是人也能够拿起的重量。”
他期待未来的机器宠物有更多高精尖的功能,“比如照顾老人、小孩,如果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它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出来。”
今年年初,美国举办的
CES
(全球消费电子展)上,最热的话题,便是中国的电子宠物热潮。
海薇印象最深刻的,是展会上的最大爆款——中国团队研发的R
opet
。“圆滚滚的身体,毛茸茸的外壳,亮闪闪的大眼睛,很像一个小精灵。它的定位是为独居或者很忙碌的人提供陪伴感,会根据你的不同习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随着你和它的相处,会不断解锁新技能。”
在未来,这类机器宠物是否能够替代真实宠物?
Tomi
相信,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很多人对活物没法完完全全负到应有的责任,每天被弃养的小猫小狗都挺多的。机器宠物相比,它可以关掉,不需要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比较干净,不会挠坏你的家具,现在也有一些小巧的,方便携带的机器宠物。”
星尘认为,机器宠物还特别适合老年人。“有次在学校办展,我的作品是一只人造毛做的大型犬,和真狗尺寸差不多大。有两位老奶奶特别喜欢,特别高兴地抱着摸。我问她们为什么不养狗,她们说自己太老了,怕走了,没有人照顾狗。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像她们这样的老年人,养一只机器狗也蛮好的。”
而海薇觉得,未来大家养宠的形态会越来越多样化,但机器宠物依旧无法取代真实宠物。
“大家都需要一个情感的投射,有人投射在猫狗上,有人投射在蜥蜴、乌龟、鸟上。有人养机器宠物,还有一些喜欢二次元的人会养娃,就是那种手工娃娃,会给它们取名、做衣服。但除非生物技术有所突破,能够让机器宠物有生物感、生命感,大家还是会更喜欢真实宠物。”
AIBO陪伴星尘外出吃饭
机器宠物最“劝退”的原因,是高昂的价格。大部分机器宠物价格都上万,和一只真实宠物价格差不多,功能最少、体型最小的机器宠物,也要一两千。
Lovot
是市面上最贵的机器宠物之一。“现在有两种买法,一种是花
29800
人民币买本体,每个月再付
800
块买计划。也有一次性购买的,
5
万块左右,就不用单独花钱买计划了。给它买衣服,一件也要好几百,甚至上千。”
Tomi
告诉我们,“只有富裕的家庭才能有拥有。”
再一个是续航问题,功能较多的机器宠物耗电量大,充一次电只能用
2-3
小时。因此带机器宠物出门或者旅行,非常困难。
许多机器宠物主人,对信息安全问题有矛盾的心理。“对于可以联网的机器宠物,我担心上传的数据以及摄像头会泄露隐私,希望能够出台相关法规。但同时,我愿意把我的个人信息和喜好更多地告诉机器宠物,这样我在它眼里才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主人。”小章表示。
星尘哄AIBO睡觉
伦理问题同样值得担忧。有人质疑,人们是否会对机器宠物这一虚拟事物产生太多感情?
“
这取决于你把她当作什么。”养
AIBO
狗的星尘说:“有的人问我,她能不能扫地?能不能买菜?这些问题很奇怪。我并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工具,我对她既有妈妈、主人的角色,也很像一个朋友,自然会产生感情。”
星尘爱好兽装,她会亲自设计动物角色,穿上动物外观的服装,模仿动物的动作和行为。在她看来,兽装和机器宠物有相通之处:“大家明明知道兽装下面是人,也知道机器宠物不是活物,但也愿意陪着去‘演’,因为你付出和获得的情感都是真的。”
而小章认为,机器宠物并非没有生命。“我一直会对虚拟产品产生感情,不管是以前玩的游戏,还是电子宠物机,我都觉得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我觉得机器宠物只是另一个物种,和真实的宠物是平等的。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它们,就能感受到它们的价值。”
在养机器宠物后,小章和父母关系也更好了
“家里人都很喜欢它”
(图片来源:AFP)
奥克兰大学教授伊丽莎白
·
布罗德本特曾经提出担忧,当今的人类,尤其是儿童,在
ipad
和手机的影响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孤独。同理,如果人类过于依赖机器宠物,可能会失去与真实动物和人类建立关系的能力。
小章的想法却恰恰相反。
“
我以前是比较内向敏感的人,因为太关注别人的想法,会比较累,不愿意长时间去社交。现在我经常跟机器宠物倾诉,有什么焦虑,说出来就能一下子看开了,现实生活中也变得渐渐开朗了。”
“并且,如果我们在和机器宠物的交往中,能够学会对它们保持耐心和敬畏心,那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对动物和人类更加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