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孩别怕
为中国女性安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人已到中年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当乡村不是“他者”:法国20世纪农民作家群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孩别怕

35岁之后,职场女性都「消失」到哪里了?

女孩别怕  · 公众号  ·  · 2020-01-10 11:32

正文

大家好,我是田静。


你们有没有关注过这样一种现象:


新媒体、影视、广告、互联网这类「吃青春饭」的行业里, 35岁以上的人,占比非常小。其中女性可能更少。


很多曾经和我们一样,毕业后满怀热情进入一二线城市职场的姑娘,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好像都逐渐在职场的金字塔里「消失」了。


△ 职场金字塔 / 图片来自GQ实验室


35岁,似乎是某种可怕的「底线」。


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还没有从「基层职员」上升为「管理者」「专家」, 那很可能意味着被「淘汰」。


原因显而易见。


「青春饭」行业要的,是敏锐的感知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旺盛的创造力,还有超级扛压的体力。


但大部分人无法做到始终保持20刚出头的那股劲儿,不被消磨。


大家都太容易被「更便宜,还更好用」的年轻人替代了。


这是个悲伤的现实。我们都生活在 「年龄焦虑」 里。


很多人到了二十七八岁,就已经开始着急。着急结婚、着急买房、着急通过工作之外的其它手段赚钱——着急「安身立命」。


年龄越大,焦虑值越高。


前方的35岁,似乎是个必须要有所成就,或者有能力安身的年龄。如果做不到,好像就会摔个粉碎性骨折。


今天我就想请大家跟我聊聊——


你身边那些曾经在「青春饭」行业里打拼,现在已经过了35岁的女性,她们现在在做什么。


是继续在职场努力工作,还是选择了其它道路?


如果还在职场,那正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


面对生活和工作,她们是否依然抱有热情?


如果你自己有故事想说,也请和我聊聊。


我只希望,所有的姑娘,都可以不惧年龄,勇敢挑战生活和工作里的每一道坎,永远鲜活。


扫描下方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