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种形式”学习制度,筑牢对党忠诚思想根基。
“第一议题”常态学。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知行结合“研讨学”。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领会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执行工作。灵活开展“微党课”。党员干警围绕主题,不限形式,结合身边事例,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开设“执行讲坛”,讲学比练促进政治业务双提升。
每月组织党员干警上台“讲学比练”,把思想教育和业务提升结合起来。交流学习心得,切磋办案体会,端正新时代执行工作司法理念,提高业务素质。
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加强对青年干警政治引领。
组织引领青年干警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深化三个融合,全面提升党支部战斗力。
融合支部委员会会议与执行法官专业会议。
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党支部重要工作时,邀请资深法官参加,听取他们对支部工作的建议;召开执行专业法官会议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涉群体利益等案件时,邀请非员额法官支委委员列席,更好促进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融合党小组作用发挥与执行业务团队建设。
将党小组设立在执行业务团队,通过党小组开展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向执行一线延伸传导,及时掌握干警思想动态,引领执行工作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融合争当先锋党员与业务标兵评选活动。
引进“赛马”机制,每季度开展评选先锋党员、办案标兵等活动,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激情。
打造三种能力,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
攻坚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决落实为大局服务要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干警能动执法,聚焦“惠民暖企”,开展执行攻坚;聚焦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开展涉执信访化解攻坚。
提升
创新能力,实现执行工作新发展。
深刻领悟“创新是第一动力”内涵,围绕高质量发展,创新执行“110”、执行服务中心、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涉企诉求快速审查机制等。
提升担当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坚决落实院党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啃下涉执信访“硬骨头”。立制度,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保化解信访制度、党员法官窗口接访制度等。建档案,对每一信访事项建立档案,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强作风,刀刃向内抓规范,开展“转作风强规范”行动,全面排查整治执行作风和不规范执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