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一家卖内裤的店铺,收到客户的连番轰炸,说要投诉,原因很稀奇:
这真的是,每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却让人觉得世界都颠覆了……
客服呢,倒是很耐心,一方面用专业知识回应:“内裤是不能作为受孕传播途径的。”
另一方面摆事实讲道理,说自己家工厂里都是上了岁数的女性员工,唯一的男性就是结扎了的老板。
可是即便连老板的隐私都抖搂出来了,对方还是不依不饶,劈头盖脸一通指责,说问题就出在内裤上。
无语的客服只好把这事儿发在了自家视频账号里,恨不得让广大网友给评评理,却不曾想真就意外地火了。
吃瓜群众都把这当乐子看,评论一个赛一个地精彩:
“简直是医学奇迹,你们家内裤应该申请专利,做不孕不育的生意。”
“什么意思?你是想逃避责任吗?我看你家这条视频给我看怀孕了。”
“男生也能怀吗?心疼我老婆所以我来生。”
网友们的关注点从“内裤怎么让人怀孕”转移到“老板真的结扎了吗”,扎堆去老板账号底下看热闹。
有不少人出于好奇想买来试试,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内裤有如此魔法,却被老板和客服各种劝退。
“东西不够好,不是大家所期待的。”
“真的不需要大家支持。”
“(质量)不好,不建议,也不要购买。”
言辞之恳切,让人一时都分不清,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欲擒故纵的营销手段。
毕竟,泼天的富贵砸到头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
他说不会把这一次事件当做是个流量的契机来变现,就是想踏踏实实做产品。
这款内裤的质量确实一般,但价格十分便宜,因为性价比很高,所以也有一批需求量比较高的消费群体。
但是网友们如果是图新鲜或者表达支持去购买,就没有什么太大必要了。
他明白,如果现在忙着拿流量变现,有朝一日爆出来,客户是玩梗而已,那对自家的小工厂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知道这件事的第一时间,老板就去找了自媒体的朋友,了解到网络上专门有一批人,是靠着写网络段子,搬运到各个平台获取收益的。
反倒是客户自己找上门来了,又给女儿怀孕找到了新的背锅侠——游泳馆。
还大发慈悲地强调:“不是因为你们裤子影响的,以后不用打电话给我了。”
老板斟酌再三,觉得她的头像、说话风格都不像是有孩子的妈妈,所以又打去了电话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许是老板的真诚让人良心难安,这一次,她终于承认了自己就是一个网络推手,整个团队平常就是靠着搬运段子来赚收益的。
因为看到客服这么搞笑,就想把对话录下来发到各个平台上看哪里能火,却没想到自己发的没水花,客服的视频却爆了。
说到这儿,所谓的“内裤怀孕”事件总算是有了个让人放心的结论。
有人说:买了内裤回去穿上,自己老公看到了要离婚,要求店铺赔偿10年婚姻的损失,以及离婚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还有人说:因为内裤太宽了兜不住肉,所以吃饭没办法勒着就胖了,现在要去健身减肥,要求店铺赔偿一半的钱。
看得多了,让人不禁开始恍惚,究竟是大家借着玩梗的名义博流量,还是真的有这么多离奇事。
就比如“内裤怀孕”事件刚刚曝出来的时候,大家虽然觉得好笑,却仍旧有些同情。
觉得是不是女儿意外怀孕,不敢跟家长说实话,所以妈妈只想到了内裤。
可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妈妈、女儿、怀孕,从头到尾全是杜撰出来的。
或许发帖人只是觉得这是无厘头的搞笑,但是就像工厂老板说的那样,这件事不该只当成一个轻飘飘的玩梗。
他们的工厂,有一百来号员工,基本都是四五十岁来自农村的女性。
厂里面有三十来度的温度,她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一个月拿到的几千块钱撑起了家庭的开销。
倘若这件事闹大,变成公共卫生事件,不管真实性有多少,工厂作为生产线都需要停业配合调查。
可能期间一两个月都无法开工,那么所有员工只能回家,每个月拿着最低工资过日子。
而现在即便没有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们的店铺也因为固有的人群流量崩塌,导致评分骤降。
就因为一句好玩、有梗,便把无辜的人卷进一场风波,使其莫名受到伤害?
要知道,流量之所以高风险高收益,就是因为它的不可控性。
也许起初只是想玩玩,但当事情真假掺半地越闹越大后,结果也就像滚雪球一般,不再受个人控制了。
这种泛娱乐化需要被警惕,尤其是它还可能会以伤害别人为代价。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眼花缭乱的技巧固然吸引人,但最终都会败在虚假的面目之下。
就像这次被卷入风暴中心的工厂老板,纵使被泼天的流量撞个满怀,也仍旧记得,他的肩上还扛着那么多员工的责任。
点亮
“在看”
,别忘了,只有不在潮起时盲目追逐,才能在潮落时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