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子
三十万金融精英在关注的公号。投行人士的专业知识、实操经验、业内动态等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长空雄鹰硬核战力护山河 ·  6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躬身平凡 成就不凡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  昨天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子

倒查30年?不要慌,不是全国性的

投行圈子  · 公众号  ·  · 2024-06-19 00:25

正文



来源: 中产先生

‍‍

事情搞大了。


上周,两条企业补税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以至于昨天立刻开始安抚市场情绪:


是个别现象。


怎么看这种现象呢?


1、地方财政困难


这个不用说了,因为房地产下行,加上产业链转移,地方现在都在过紧日子,财政比较紧张。


不止是查税,这些年的非税收入都创了新高。


大家比较担心,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有过一次先例:


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之后,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出现了三乱现象: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给地方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央地博弈的手段,为了让国家想办法给地方解决财源。


最后,加入WTO,放开土地财政,地方从此滋润了20多年。


如今,贸易摩擦,房地产下行,地方债务高企,又面临困难了。


这次怎么办?


2、倒查是否合法合理


倒查30年的消息一出,网上争议主要有两个层面:


1)是否合法?


当地回应是按照程序正常追缴,不要误读。


既然是按照程序的正常追缴,那么法律方面没有问题。


2)是否合理?

被倒查的企业,据说因为补税,现在已经开始停产和裁员,估计离倒闭也不远了。


这对于经济和就业当然不是好事。


即便倒查没有程序问题:


是不是也不要太影响经营。


如果因为补税到倒闭,有点杀鸡取卵了。


最好可以缓缴,或者分期补缴,让企业活下去,才是最优解。


这应该是共识才对。


3、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地方财政困难,到底怎么解决?


现有的办法都受影响:


土地财政,企业和消费税收、发债也被约束、转移支付也紧张。


补救的办法都有副作用:


罚没、罚款、倒查,不能用的太频繁,否则伤害经济根本。


其实,怎么解决,国家已经说过几次了:


正在谋划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其中,涉及到地方最重要的就是:


财税体制改革。


所谓的财税体制改革,一句话概括就是:


4、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重新匹配


这是什么意思?


地方的事权很多,治理当地,发展经济,看各个部门的设置,就知道事情不少。


分税制后,财权是下放的,放手让地方之间竞争,但造成了地方债务的激增。


从2018年开始,国地税合并,然后土地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再之后是规范和约束地方发债。


地方的财权开始上收。


财权上收,事权反而增加了,财政当然要吃紧,只能给自己找钱,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也出来了。


怎么办呢?


只能重新匹配财权和事权:


财权上 地方 多分一点,事权上国家多承担一些。


目前可以看出来的就是:


一些中央税可以变成和地方共享,共享税可以多分一点给地方,国家这块靠发国债。


事权上地方少承担一些,一冗余的部门可以合并或者精简, 最近就看到北海取消综合执法管理局了


一增一减,地方就轻松多了。


不用花时间给自己找钱,自然可以全力服务和发展经济,大的杠杆让国家去背就好了。


下个月三中,财税改革就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拭目以待。


就这样。


另外,最近吃到两个违规,看了一下是写某个热点踩雷了,另外把一些留言都放出来了。所以您留言的时候恳请一定要文明、理性,只要我把留言放出来了,留言有违规,就得处罚我们。

对于这个补税的话题,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文明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务背包一个。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圈子线下活动邀请

本周六晚上 古北壹号附近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将打造投行圈最靠谱的人脉拓展平台,并 组建多个私域社群,根据会员职业及爱好,进入(投行业务交流、专业学习、股权投资、资管、业务推广、上市公司高管、银行、海外资产配置、单身脱单、掼蛋等等)相关社群。目前已超过5000位精英会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