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楠孩子
简书【上海市】专题主编 微信公众号:楠孩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楠孩子

疯狂为“微信读书”打call

楠孩子  · 简书  ·  · 2017-12-16 21: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来自网络

坊间一直流传着“中国人不爱阅读”这个论调,对此我一直不太认同。因为喜欢读书的人自有交流的圈子,也没有什么必要去宣扬自己如何爱读书。

读书会对书友们来说是很好的线下交流途径,而微信读书App恰好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线上的阅读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好友每天都在阅读着,也打破了那个荒谬的论调。

今天是我使用微信读书第841天。尽管2015年8月我就开始用微信读书这个App了,但直到今年,我才养成了用微信读书阅读的习惯,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尽管实际使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却满足了我目前的读书需求。比如智能荐书这个功能,能够根据用户最近的阅读书籍推送相关的书目,有不错的用户体验。

假如你也热爱阅读,不妨听我讲讲微信阅读的优点。

看与听结合

由于个人的阅读习惯,平时我都喜欢看纸质书。而微信读书带给我的全新阅读体验在于,我除了可以看书之外,还可以使用语音朗读功能。

通勤的时候一边听一边走路,一心二用完全没问题。在地铁里一边听一边看,还可以随手在电子书上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想法,可以很好的利用碎片时间。在午休、晚上睡觉前,伴着书香入眠的感觉也很不错。

令人好感度倍增之处还有:

-重新打开微信阅读会直接跳转至上次阅读或者语言朗读的内容处,丝毫不需要回想上次究竟读到了哪一页

-语音朗读可以调整男女声、语速以及设置定时关闭。(当然语音朗读是机读,免不了有些多音字会读错)

便于交流分享

在“发现”这个标签页里,可以看到好友最近在阅读的书籍。假如,你正在苦恼不知如何与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建立新的联系,那么对方最近读的书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想法”这个标签页的功能十分突出,在书中标记自己的想法并且与人分享本身就是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前两天刚刚用微信读书读完东野圭吾的《恋爱的贡多拉》。最后一幕 数秒之后,里泽温泉滑雪场上,回响起一阵声嘶力竭的喊叫声 乍看有点懵。这个开放的结尾究竟意味着主人公桃实自杀了,还是她向伤害她的广太、美雪报复了呢。当浏览完关于这一幕的 36 个想法,心中才有了明确的答案。

我想,这正是分享的意义所在。

听书栏目

生活在当下这个社会,如果对时间、对未来没有焦虑,大概都不算是个鲜活的现代人。在我看来,读书是打破这种焦虑的绝佳途径,然而令大多数人更加感到焦虑的是根本没有时间阅读。

听书正好可以缓解这样的焦虑。通过讲书人的总结提炼,将一本书中的精华呈现出来,为用户选书或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提供了便利。

由于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会有不同的讲书人讲同一本书,完全不用担心会遗漏书中的精华,反而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完善的书币机制

大概是小农思想作祟,让我不断产生阅读欲望的原因之一是微信读书的书币机制。由于涉及到书籍的版权问题,想要看一本书或者听一本书还是需要用书币购买。倘若能够利用好书币的赠送机制,实际上使用微信读书是不需要花真金白银的。

获得免费书币的主要方法包括:

- 注册送书币

- 邀请好友送书币

- 每周阅读时长兑书币

优惠促销活动主要包括:

- 限时优惠或者免费

- 买一赠一(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挥到了极致)

- 免费领书

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可以加我为好友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如果你尚未使用微信阅读,欢迎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阅读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