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
【译文】
经文:不炫己长。
才高何必冀人知,只合恂恂与世宜。
石受刀锥因孕玉,翠遭网罗为逞仪。
郭公膺福缘多让,韩信戕身在见奇。
班马文章羊杜业,一堆黄土掩埋之。
注:人如果有特长,就应当善于收敛,不轻易外露。所以圣人绝不自夸和吹嘘,贤能的君子虚怀若谷,表面上看去很平常。有才能而想极力表现出来,就失去可贵之处。比如乌龟因为有智慧而被人杀害,翠鸟因为美丽的羽毛而被残害,石头因为孕育美玉而被击碎,大象因为象牙而被猎杀。自然之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于人呢?每每见少年英才,才华横溢,天赋异禀,而显露才能,抬高自己,目中无人,到最后还是落得个平平常常,没有很大的建树,甚至有穷困潦倒而死的。这都是器量浅薄,就没有受福之命啊。
案:明孝宗弘治年间,浙江许容,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而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因为自己的才智而目中无人。当时学院里举行考试,有一位同学盗取了他的文章,考了第一名,洋洋得意,逢人就夸耀,时间长了,就忘乎所以,甚至在许容面前也自吹自擂。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为他鸣不平,都想当面揭露他,许容制止了他们,说:“文章的遭遇,关乎时运的好坏。他运气好,该得第一,和文章有什麽关系?况且并不是我的文章,大家千万别认错了。”那位同学听后,光着膀子前来向许容认罪,又向他索取文稿,许容仍然挑选几篇比较好的给了他。当年乡试,七道试题,全部遇到,那位同学中举,许容反而没考中。那位同学也不感激,许容也不跟他计较。后来同学被选任为山东滕县县令,许容到京城参加会试,路过滕县,把船停下,同学外出会客,见到许容竟然假装不认识。回到衙门,命令地方小吏驱逐浙江人,不许留在滕县境内。许容本来没有打秋风的意思,一笑了之。到京城,考中进士,钦点为山东巡按御史。同学没有脸面相见,写了篇文告说因病请求辞职。许容劝慰他留下来,根本不提以前的事,还是像初识的时候那样待他。
有诗云:“学问深时意气平,许公有友盗虚声。出文谢职心知愧,相待如初见至诚。”
敬 请 访 问 : 马 来 西 亚 汉 学 院
《太上感应篇图说》- 连载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00:前言
01:得富灵验记
02:得贵灵验记
03:得寿灵验记
04:得子灵验记
05:祈病获痊灵验记
06:遇难成吉灵验记
07:散离复合灵验记
08:合宅同升灵验记
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10: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报)
10: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恶报)
11: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12:算减则贫耗
13:多逢忧患
14:人皆恶之
15:刑祸随之
16:吉庆避之
17:恶星灾之
18:算尽则死
19: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20: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21: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22: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23: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25:不履邪径
26:不欺暗室
27:积德累功
28:慈心于物(甲)
28:慈心于物(02)
28:慈心于物(03)
28:慈心于物(04)
28:慈心于物(05)
28:慈心于物(06)
28:慈心于物(07)
28:慈心于物(08)
28:慈心于物(09)
28:慈心于物(10)
28:慈心于物(11)
28:慈心于物(12)
28:慈心于物(13)
29:忠孝友悌
30:正己化人
31:矜孤恤寡
32:敬老怀幼
33: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34:宜悯人之凶(甲)
34:宜悯人之凶(乙)
35:乐人之善
36:济人之急
37:救人之危
38: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39:不彰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