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医患关系紧张或冲突,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大多发生在患方(患者及其亲友)对医方(医护人员及医院)不满意的基础上。
而患方期待与医方形成共识的最高目标大致包括三要素:
① 优质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沟通技巧;
② 最佳的医疗技术服务,其具体体现在满意的诊治过程和最佳的治疗效果上
③ 最经济或被患方理解为最低廉、最合算、最能接受的支付成本。
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梅奥国际就医患关系紧张之原因以及改善或消弭谈几点认识。
一、医患关系增多的原因
现今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手段和目标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逼迫医院和医生经济利益至上,职业操守退为其次;而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也促使患者将不满直接宣泄到医院和医生身上。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建立在患者对医生无条件信赖的基础上,现在这种信赖已逐渐瓦解,患者对医生充满了警惕和狐疑,你在救我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宰我。医患关系越来越像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同消费者总是臆测“无商不奸”,患者也在臆测“无医不黑”。
一是医院业务量增加的同时
,其管理水平却没有相应跟上; 部分医生在接诊时往往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医德医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医疗技术不过硬,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患者的及时治疗;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二是深刻的社会和体制原因
,如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 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过高,有的甚至把医生当作“神仙”,只能“妙手回春”不能有半点差错。到医院只能“起死回生”,不能发生意外,否则就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不可饶恕;许多不理智的家属还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逼迫医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是部分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被放大。
有些舆论监督报道的‘分寸’把握的很好,有些却失之偏颇,主要表现为:夸大事实,丑化、“妖魔化”医务人员;关键细节失实;更加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所以有些人明知有病可是医治不起,对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仇视医生。
二、改善或消弭之策
综上所析,发生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很多。改革现有医疗体制,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是解决医患紧张关系的治本之策,同时,提高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过程会很漫长,无法一蹴而就。
综上所析,发生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很多。改革现有医疗体制,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是解决医患紧张关系的治本之策,同时,提高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过程会很漫长,无法一蹴而就。
一是重视高投诉人群、高危人群和高危疾病。
重视高投诉人群如教师、研究人员、医护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司法人员、记者等;高危人群即容易引发纠纷的人群如个别患者或患者家属酒后易制造事端,引发纠纷、严重忧郁症或精神病患者、黑道不法分子,劳教人员,吸毒者、患者家属中有从事医护工作者、车祸事故纠纷者、下岗工人、家庭经济拮据者、本院职工的熟人、暴发户等;
二是重视患者和其家属的知情权。
严格把好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关,术前严格把好手术适应证和做好知情告知、术中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家属沟通、术后注意严密观察病情。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说话态度要诚恳,既要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又要阐明我们的观点,求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