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公益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启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杭州,春生 ·  9 小时前  
LADYMAX  ·  ​突发 | Dior社交账号被黑客盗号 ·  3 天前  
物道  ·  既见城隍:何不来请一个它? ·  昨天  
季顺潘  ·  山坂挂耳咖啡-射手座,JSP咖啡日记22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数字乡村的基础理论框架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 公众号  ·  · 2024-08-06 07:5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孪生在数字乡村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包括数字乡村的感知与传输层以及运算与应用层的发展状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字孪生是传统网络虚拟世界的升级

当前阶段的数字化发展包括数字乡村在内,数字孪生是其基本运行逻辑与底层基础架构。

关键观点2: 感知与传输层是构建数字乡村的重要基础

连续性、多维度、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与感知是数字乡村的起始点,网络为数据流动提供管道。

关键观点3: 运算与应用层是数字乡村的核心

科学的决策分析是数字乡村的关键核心,精准、高效的数字应用是其最终表现。

关键观点4: 数字孪生推动了数字乡村的虚拟经济构建和服务供给

数字孪生空间推动了基于网络的虚拟经济构建、虚拟服务供给,打破了地理障碍,拓展了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正文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进网络安全行业群

公众号回复 行业群

自助下载区

数字孪生是对于传统网络虚拟世界的升级,是当前阶段包括数字乡村等在内的全局、全链、全域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运行逻辑与底层基础架构。

感知与传输层。连续性、多维度、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与感知是数字乡村“大闭环”的起始点。天气气候、土壤河流、市场供需、人口流动等环境信息时刻变化,因此,及时、准确掌握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数据情况是实现有效决策、减小不确定性风险的前提。网络为数据在数字乡村“大闭环”的流动提供管道。“大闭环”的构建需要系统中各部分实时连接、互通有无。过往,实现“人与人的连接”是网络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伴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全面开启万物互联时代,农村地区网络与标识体系、物联网传感器系统逐步成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来源、传输数据的重要渠道。这为更加及时、全面、准确的完成农业农村各领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工作提供了条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