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可用架构
高可用架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Google如何能搜出1分钟之前的新闻??? ... ·  昨天  
架构师之路  ·  我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程序员?(很严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可用架构

程序员必备!一文讲透晋升答辩!

高可用架构  · 公众号  · 架构  · 2024-12-27 09: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程序员在年末晋升答辩中的应对策略,包括评审之测不准定律、高效搞定晋升答辩等方面。文章总结了多个关键点,如清晰构建答辩框架、注重细节、逻辑清晰、提升自我修养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评审之测不准定律

介绍了评审规则、评审对象本身存在的无法绝对准确评估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测不准定律。

关键观点2: 高效搞定晋升答辩

分享了在答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大局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程度、逻辑清晰是关键等,以及一个可能的答辩材料组织模板。

关键观点3: 个人晋升思路和方法

强调了自我修养和容错能力的提升对于应对评审的重要性,并鼓励评论留言分享关于晋升的核心思路和方法。


正文

每逢岁末,都是总结一年工作成果、个人成长的阶段,往往这个时候也多是程序员们走向升职加薪的窗口期。

但令很多程序员苦恼的是,掌握了架构图的一百种画法,却不一定能在晋升答辩 PPT 上留下让评委深刻的印象。本文作者总结了自己多次的晋升答辩、辅导经验,体系化地写就了这篇应景好文,相信耐心看完的你必能在年末有一个好的收成~


01



评审之测不准定律

   1.1 观测之「评审规则」


规则/制度总是在不断进化的路上,但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

加之,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度对规则进行观测,自然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况且,就算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心态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毕竟我们无法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也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趋利避害是生物本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绝大部分评价,总是会受自身的利益所趋势,程度或多或少而已。

既然,对规则的评价这把“尺子”本身就无法确定,那测量结果当然也不准了。所以,个人认为对规则自身是否绝对公平的过分苛求,意义并不大。

当然,这个意义不大,是指对某个具体的答辩者而言。对于整个集体/公司,我们确实应该苛求,就像社会的法律一样,我们有足够的必要去追求公平、公正、并兼顾道德评价,虽然此追求永无止境。

   1.2 观测之「评审对象」


每个答辩者,都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因此在评审时,评委也只能拿着规则这把本身就可能有扭曲的尺子,从外部来度量答辩者,这结果自然是不可能绝对准确的。就算我们自己从内部来观察自己,我们也难以得到确定的答案,所以才有了我是谁,我在哪这样的永恒之问。所有的评审/观测,都只是对被观测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仿真,如果要严格追究,难免不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漩涡。

   1.3 观测之「评审规则+评审对象」


本身扭曲的尺子+独立的封闭系统,自然也就没有绝对公平的评审结果了。况且,如同薛定谔的猫,当我们去评审一个对象的时候,必然会扰动该对象,所以此时的对象本身也就已经失真了,这也就使得测量结果进一步偏离“真相”。



02



测不准定律中的确定性

   2.1 八九不离十


当然,测不准不等于瞎搞胡来,所以也不等于我们就此躺平,然后高呼“上苍不仁”。


测不准,可以理解为“约等于”,而约等于具体又有舍去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等细分,而这些细分/细微之处也正是规则持续调整/优化的空间所在。


所以,同一评分如8.4,按不同的细分规则,结果分别是8/9/8了,而8.5是8/9/9,9.1是9/9/9。虽然结果确实有所偏差,但也确实八九不离十了,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这是在系统的容错范围内&符合系统设计指标的,毕竟我自己优化了多年的服务,其成功率也不过是99.99%。


   2.2 容错能力


符合系统/公司的设计指标,却未必能让我们具体的每个被评审者满意。毕竟集体/历史的一颗尘埃,掉到任何人都头上可能都会砸出一个坑。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坚信,社会/规则总是会发展向前的,而这些不完美都终将成为历史的一粒尘埃,问题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但遗憾的是,对具体的个体而言,这种发展总是缓慢的,甚至是迟到的。所以,作为相对“脆弱”的个体,比起苛求规则的公平性,我们更应该(主要是因为更能)做的是更主动的适配系统已有的协议接口,更好的开放我们自身这一封闭系统,让评审这把尺子能够有更多可度量的机会,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容错能力。


简单来说,不妨保持乐观的悲观主义心态,承认/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而后积极进取。对应到答辩这,就是争取拿到9分+,尽可能避免掉入系统尴尬的不确定区间,进而保护自身的合规晋升权益。




03



高效搞定晋升答辩

在此,对个人认为至关重要&&失误概率较大的几个小点,分享下我的所思所想,以供探讨。


   3.1 大局决定成败


能否高效的搞定答辩材料,非常重要的点是能否清晰明了的给出一个合理的整体框架。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有较多同学遇到同样的难题:手上拿着一堆项目/素材,反复调整这些素材的组织方式,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但始终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辩材料。


究其原因,通常既不是因为素材太少,而无从构建起一个丰满的材料;也不是因为素材太多,导致一二十页的 PPT 无法容纳。


其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没有在整体上把握住这些素材,从而使得原本可以足够构建一座大厦的原材料,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来安放,结果成了一堆建筑废材,四处随意堆积,左右为难。


反之,如果能够梳理出这些原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推导出一个合理的架构来进行组织;又或者,能够先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架构,进而去有针对性的选取原材料来进行填充。这都是事半功倍的方式,既能减少准备过程的辛劳,也有利于达成最终的晋升目标。


很多时候,确实如老苏子临终所言:“着力即差”。如果一件事情,我们做起来异常的费劲,那么有可能是我们的方式本身存在问题。


请始终记住二八原则,先以二十的代价搞定八十的事情,确保先把八十的优分拿到手再说。


   3.2 细节决定程度


当然,只有一个空壳是不够的,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要拿九十分+。


有了一个合理的框架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要把那些成堆的原材料,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把他们放置到对应的地方去。


不过,仅仅是把材料放置上去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这些砖/瓦/木之间添加适量的混领土/粘合剂,让这些在外表让已经组合起来的独立模块,在内质上也要得到合理的链接。


虽然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基建狂魔,三天一楼,五天一桥,但不管楼有多高、桥有多长,这都无法忽视千万农工一钎一锤的日夜打磨。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用心揣摩。多个项目之间的承接,项目内部每一页PPT之间的关联,每一页内部每一行文字图表之间的关联,每一行文字内每一个词语之间的轻重缓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逐一落实的,否则它们只是一堆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的原材料,轻风拂过,灰飞烟灭。


到此,一套毛坯房就建立起来了,其结构稳固可靠、各组成模块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可用。但仅仅至此,得到的还只是一套勉强可用的建筑,而我们需要的是一套能够去参赛的精美作品。


接下来,我们的精装工该进场了。这时我们需要在原有的建筑粗糙的表面进行包装/升华,比如涂上一层靓丽的油漆,再挂上几道老板们的亲自签名的嘉奖令之类。


如此这般,一个有里子,有面子的作品终于算是完工了。


接下来,我们只要需要对着这幅作品,日夜凝视/操练,以达到人物合一。而后,抬头挺胸,走进会议室,尽情展示佳作。


   3.3 逻辑清晰是关键


其实在前面已多处提到「逻辑」这个关键词,但在此,还是想再独立提及下,因为个人认为它太重要了。在整个答辩过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值得我们进行严密的逻辑推敲。


答辩,是一个向评委论证自己符合晋升资格的活动。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道证明题,而证明题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否则,我们说得天花乱坠、表演得汗流浃背,也不如一个 “因为 a方+b方=c方,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来的简单直接,而铿锵有力。


在答辩材料中,如前文所述,大到每个模块之间,小到每个词语之间,它们一定都是有明确的内在逻辑关系的。


如果我们发现,一页 PPT/一段文字/一个词语,既可以要,也可以不要,既可以放前一点,也可以放后一点…,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的梳理清楚,或者还在胡乱准备原材料的第一阶段,否则它的位置应该是一个比较确定的状态。此时,不妨停笔,细思,想清楚后再动笔。


之所以要重视逻辑推理,首先是由答辩活动的证明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评委能够快速/深入理解的重要前提,此外还是展示我们专业能力的必要载体。


   3.4 轻评审是更高的要求


答辩评审的方式整体上是逐渐向轻量化发展的,但是轻量化不等于简单化。越是轻量化的方式,其实对规则、评委、答辩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答辩者如何更加高效的准备出逻辑更加清晰的材料、如何更加直观全面的展示出自己的专业实力,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的点。


对于具体的答辩个体而言,历史的车轮是我们难以把控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容错能力,确保来之必战,战之必胜。


   3.5 参考模块


分享一个在多次咨询中逐渐总结出来&&可能有用的答辩材料组织模版(各点的详细论述见参考材料部分):

  1. 业务背景介绍:让评委直观/快速的了解你的业务情况,同时为下文的挑战做好铺垫

  2. 面临的业务挑战:说明必要性/重要性;让评委认可你做的事是有业务依据/需求的,只有业务遇到了挑战,才有技术/专业的挑战

  3. 面临的技术挑战:说明挑战的难度,为证明你够格提供支撑;因为是通道答辩,因此需要将业务面临的挑战,转化为技术/专业上的挑战

  4. 分析问题:突出思考/推理过程,将大问题进行分析拆解,为下文的解决问题提供铺垫

  5. 解决问题:针对上文拆解出的小问题,逐一给出答案,突出细节、难点、亮点

  6. 解决效果:针对上文的每个小问题,逐一给出解决后的效果,突出前后数据的对比、技术/专业指标的提升

  7. 回归业务:一切技术最终都必须为业务服务,从业务出发,自然应该回到业务;突出业务数据和思考

  8. 自我总结:进行必要的包装升华,产生更大的价值,突出方法论的提炼和思考


-End-
原创作者|喻泽林


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有哪些关于晋升的核心思路和方法?欢迎评论留言。


参考阅读


本文由高可用架构转载。技术原创及架构实践文章,欢迎通过公众号菜单「联系我们」进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