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近期支原体肺炎的情况,包括患者数量增加、病原体变化、咳嗽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毛细支气管炎等。文章还提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史长松教授的观点和经验,包括病原体蔓延、健康意识增强、药物敏感性变化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支原体肺炎患者增加三成。
据部分医院门诊医生的信息,近期支原体肺炎患者数量有所上升。
关键观点2: 今年支原体肺炎出现两处重要变化。
一是儿科接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数量比上个月有所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要少得多;二是今年对阿奇霉素治疗敏感性的提高。
关键观点3: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和咳嗽特点。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和咳嗽,其中咳嗽特点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听起来特别‘深’,像从胸廓甚至腹腔里咳出来的一样。
关键观点4: 需与支原体肺炎区别的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孩子特有的一种肺炎,主要表现为喘和憋,与哮喘发作时的症状有所区别。
关键观点5: 专家提醒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呼吸频率加快、脸色发紫、嗜睡、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正文
大家还记得去年支原体肺炎带来的威胁吗?据一些三甲医院门诊医生的信息,近日,部分医院诊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增加了三成。
“三十个来我门诊看病的孩子里,大概有五六个都是支原体肺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段,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史长松教授已忙得不可开交。他提醒大家,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有了新变化。
“我们医院儿科接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数量比上个月同期增长了不少,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要少得多。或许是因为去年基本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得了一两次支原体肺炎,患病之后身体就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抵抗支原体的能力就比之前强很多了,就算再次感染,症状也会比去年轻得多。”
“大多数的病原体都是从上向下蔓延的,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案不对,病原体有可能开始侵袭下呼吸道,这样就从轻微的感冒发展成了肺炎。经历了去年的风波之后,大家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一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就及时给孩子用药,肺炎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一个特点,当前支原体大多数是敏感的,去年儿童患者分离的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大概是90%,但是今年再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差不多90%的概率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样就能尽量少用那些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的药物,比如可以引起牙齿永久性变色、牙釉质发育不良的四环素类药物,以及影响孩子软骨发育的喹诺酮类药物。”
史教授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六七岁到十三四岁之间的大孩子得支原体肺炎比较多,但是现在一两岁的小孩子也可能患病。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咳嗽特点很鲜明。”
“大多数孩子一开始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咳出少量的黏痰。另外,支原体肺炎导致的咳嗽听起来特别‘深’,它不像普通感冒时那样从嗓子眼里急促、浅浅地咳,而是像从胸廓甚至是腹腔里咳出来的一样,这种咳嗽你听到一次或许一辈子都忘不掉。”
“除了支原体肺炎,家长们近期还应该留意一下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的病原体是秋冬季节很活跃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这是2岁以下孩子、尤其2-4个月大的婴儿特有的一种肺炎,如果孩子属于过敏体质,患病的概率就更大,而且症状更严重。”
“毛细支气管炎还有一个名字,即‘喘憋性肺炎’,因为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喘和憋,咳嗽反倒会轻一些。孩子感染之后,一开始时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发热(通常≤38.3℃)、咳嗽,差不多2到3天的时候会出现‘嘶嘶’的喘息声,并且由于孩子通常是吸气容易、呼气困难,所以喘息声是随着呼气发出来的。”
“很多家长容易将毛细支气管炎导致的喘憋与哮喘发作时的症状相互混淆,其实要想区分开也简单,只需记住哮喘发作通常不会发烧、而毛细支气管炎大概率会引起发烧。”
最后,史教授提醒大家,如果孩子有明显的呼吸频率加快、脸色发紫、嗜睡、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等表现,一定要立即就医。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河南省医学会、微循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个学会儿科分会的多项职务;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儿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第四届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