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爱大北京
爱上这座城,从这里开始。北京城事、娱乐休闲、实用信息、杂谈趣闻,带您体会不一样的北京城。终身免费收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1) ·  17 小时前  
气象北京  ·  初五初六迎北风 注意防风防寒(2025-2-1) ·  21 小时前  
北京本地宝  ·  2025北京春节活动汇总!逛庙会、赏花灯、赶 ... ·  4 天前  
气象北京  ·  除夕晴空在线 出行注意保暖 ·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如何使用北京医保个人账户缴纳2025城乡居民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爱大北京

这些才是北京城的瑰宝,个个举世无双!

最爱大北京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1-10 07:25

正文

小北每次写到北京城,都会痛心。因为北京“痛失”了那些高大的城门楼子及城墙,再也找不回老北京了。

但是,幸好,还有留存不少没被拆掉的古建筑,比如被梁思成誉为的北京“六大宫殿”。那么它们都身藏何处呢,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太和殿


说起太和殿,老百姓更愿意称它为金銮殿。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每天在此上朝,但实际上,金銮殿的功能只是用于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


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它还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太和殿最高等级还体现在房屋脊梁的兽件上,故宫中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这在中国汉族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


大殿内据说用“金砖”铺地,其实是明清“苏州府督造”的细料方砖,这种"金砖" 敲之有声,而制造金砖的整个过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你再游玩故宫,不妨用手叩一下,听一下,是否有金石之声。


到了雨季,太和殿还有独特的奇观,那便是“千龙吐水”,大殿基座栏杆下的石雕龙头竞相口吐雨水,颇为壮观。



2、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清顺治元年(1644),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3、保和殿


保和殿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始名保和殿。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当然皇帝在这里先点状元,并非凭一张考卷,有时候凭一时兴起。如光绪二十九年殿试,名列前十名的有个叫王寿彭的,西太后于是认为“寿彭”两字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因此主考官为了讨好西太后破例把王寿彭提拔为状元。


值得一说的是,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原明朝雕刻,清朝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



4、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坛绝对是“明星”建筑,前身为“大祈殿”,原为方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后来被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改为圈形大殿,用于孟春祈谷。

别外,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


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5、仁寿殿


很多人只知道颐和园,却少人知道这里的“明星”建筑——仁寿殿。它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乾隆清漪园时期称“勤政殿”,建于1750年,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今名。


它还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摺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百日维新”终归失败。


仁寿殿在装饰上突出一个“寿”字,不论墙上挂的书画、屏风上的雕刻以及房檐上的滴水瓦图案 ,都与“寿”字有关。



6、辟雍殿


说起辟雍殿,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其实它是国子监最大主体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是清代皇帝讲学的地方,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古代“学宫”。

乾隆登基的第二年,他曾亲临国子监讲学。在他之后,清朝历任皇帝登基之后都要来此讲一次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辟雍殿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宫殿,大殿前檐高悬乾隆帝御书“辟雍”匾额精美无比。辟雍四周建有围廊,红色檐柱、廊柱多达数十根,柱间建雀替,大木构架绘以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


大殿四周环水,以汉白玉石为栏,环绕成圆,构成“辟雍环水”的古代形制。池水之上东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梁桥通达四门,连接内外,构成了辟雍的独特建筑风格。




文/陈开善

大家都在看

▶️北京人没有不懂规矩的!